176.寧過於君子毋失於小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臨水的高速路,還有臨水市的基建專案,都不是什麼秘密,只要留心,就會知道。
顯然,周大林知道未來一到三年裡,臨水的基建材料會漲價。
趙世豪跟著他學生意的時候,他沒有做這個生意,甚至提都沒有提過一個字。
做片鹼生意的時候,他反覆地跟趙世豪講,如何去簽訂包銷協議,並舉了很多的例子。
可是,如果現在分析他當時舉的那些例項,沒有一個比石子生意更貼近,更形象。可為什麼放著這麼好的例子,他偏偏不用呢?
沒想起來?還是怕講了提醒了趙世豪,讓他想到將來去做這個生意?
都不是,他是怕提前說出來,將來這生意就不是趙世豪自己想到的,將來趙世豪出事了,他就有教唆和誘導的嫌疑了。
他得讓趙世豪自然而然去想到,然後還有充分的條件揹著他,去獨立做這個石子生意!
如果從他嘴裡講出這個生意來,那麼後面趙世豪想到了要去做,很可能會找他合夥,而不是揹著他偷偷自己去幹!那麼,他算計趙世豪的陰謀,就無法實現了。
所以,他隻字不提!
在裡面待著,趙世豪有大把的時間,去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去在腦子裡還原事件前前後後所有的細節。
他記得很清楚,他們那次進山,去山裡和兩家片鹼廠籤包銷合同,路過山後村。周大林好像是偶爾興起,開車去了那個石子場。
當時趙世豪問過他,來這裡幹什麼?他只是說隨便看看。
現在趙世豪仔細想來,他這個看似閒庭信步的的隨便看看,裡面隱藏著深意,甚至可以說,是包涵了一個重大陰謀。
也就是在這一次去山後村石子場的過程中,他透過周大林跟石子場老闆的交談,知道了石子場的石頭是怎麼來的,粉碎成石子以後怎麼賣錢。
正因為他知道這個,在他想到要做石子生意的時候,首先想到了山後村,那個快經營不下去的石子場。
周大林在和那個石子場老闆攀談的時候,看似每一句話都很隨意,實際上卻是每一句話都有目的。他是在透過石子場的老闆,給趙世豪傳遞如何做石子生意的資訊!
他又不想做石子生意,好好的他跑去石子場幹什麼?他們進山籤包銷合同,每一天時間都很緊張,根本沒有時間供他和石子場老闆閒聊。
這麼一層層分析下來,周大林心裡隱藏著的邪惡目的,就慢慢暴露出來。
那麼,周大林為什麼要處心積慮地害他呢?因為程曉!老程是打算把程曉給他當媳婦的,周大林因此就恨上了他,要把他置之死地而後快!
這傢伙,太陰毒了!
現在,這裡面,就只有一個問題還沒有答案了。那就是,周大林是如何算到,他做石子生意,就一定會傾家蕩產的呢?
想了好久,他都沒有想明白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其他的就只能是猜想。
於是,他又把前面那個他為什麼會失敗的問題,重新拿出來,一點一點地思考。
周大林肯定料到了他會失敗。那麼,他一定是看到了一件必然要發生的事情,使得他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
這個事情,會是什麼呢?
他突然就想起來,周大林要他看的那份臨水晨報來。當時,他滿腦子裡都是懊悔,根本就沒聽進去周大林的話,也沒有去讀那份報紙。
可是周大林確實對他講過,他失敗的原因,就在那份報紙的,那篇文章裡面!
待他想起這個來的時候,那份報紙,早就沒有了。
服刑之後,他就有機會瀏覽報紙了。他在監獄的書報室裡,終於找到了那份報紙,也看到了那篇關於良心拷問的文章。
他終於明白了,周大林的確可以預判他的失敗!
但在他看來,這個跟報上說的良心缺失,沒有什麼關係,生意人的良心都是黑的。他周大林也一樣,僅僅是因為他跟程曉有那麼一丁點的關係,他就妄圖置他於死地!
但他也看出了自己失敗的關鍵原因,就是自己過於貪婪了,不留後路的貪婪!
生意人追求的就是利潤,沒有不貪婪的。可是這個貪婪,要裝在肚子裡,埋進骨子裡,不要流露在表面上。
如果當時他和山後村搞好關係,多少的再給他們一部分利潤,不要做那麼絕,在泥石流到來之前,他們就會出人出力,主動幫他修好堤壩,不至於讓他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