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得道多助 (二)(第1/3頁)
章節報錯
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得道多助(二)
車宏軒回到公司立即找到老史。由於商業大廈的裝修任務逐步減少,並且都是幾萬的區域性改建維修工程,這對於老史這支龐大的專業裝修隊伍已經是杯水車薪,沒辦法維持運營。
雖然這些經營上的風險都由車宏軒承擔,但作為內裝修的掌門人,老史不可能不急。一旦這方面業務跟不上,那自己幾乎就沒了安身立命的基層。從這方面看,他的壓力要大於車宏軒。他掌控著木工隊伍、瓦工隊伍還有像水暖工、電工、電焊工等等,這些人都等著老史幹活。如果他這裡沒活幹,這些人就只能跑到馬路邊上去找零活幹,誰家都要過日子、養活老婆孩子,閒不起啊。一旦手裡接了零活,再想把大家攏到一起就不是短時間的事了。
為此,老史提出一個計劃,要長久地解決工程隊吃不飽的問題。經車宏軒同意,他開始搞家裝。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可以創收,可以把那七八個設計員的費用掙出來,二是可以把最主要的施工隊伍養起來。
去年因為有幾家新房和飯店裝修,加上商業大廈工程,任務安排的比較滿,管理起來很容易。這也就啟發了老史要搞家裝,用家裝來平衡用工的思路。在沒有公裝的時候多接些家裝,有了大專案就少接或不接家裝。
對於運輸公司的內裝工程,老史從去年就開始盼,一直盼到三月初也沒有訊息,真是一種煎熬,他幾乎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這一時期老史也曾經跑過很多工地,可都是無果而終。待聽到運輸公司內裝修有了訊息,他當然比車宏軒還高興。因為自己安排的那些家裝,完全就是怕運輸公司工程一旦下來人手一時湊不齊。
其實老史內心還有一份考慮,一旦車宏軒這邊沒活了,自己也可以帶著大家去搞家裝,這是長治久安之策。即便利潤不會那麼高,可家裝市場絕不可小覷,將長久存在,日後必將是個大市場。
就目前而言,作為整體實力,整個地區能超過老史這支隊伍的還沒有。
在實力佔盡優勢的前提下,老史開始加班加點搞運輸公司設計。
車宏軒安排完老史去運輸公司勘察現場後,自己開車去駕駛員培訓學校。
這時候於洋在北京,邢雅雯和李玉在盤錦,劉斌在黑龍江,金偉在山東,車宏軒身邊沒有一個可以跑銷售的人能帶出去,他只好親自出馬。
在駕駛員學校,他很順利找到耿校長。
耿校長四十多歲,細高個,戴著近視鏡,正聚精會神地寫著什麼東西。
車宏軒進門後,站在門口說:“我是裝修公司的,是湯處長讓我來找你的。”
耿校長點點頭說:“我知道這件事,你請坐。”
車宏軒輕輕坐在沙發上,生怕弄出一點動靜。
耿校長拿起辦公桌上的電話說:“老高,你過來一下。”
車宏軒判斷出這位“老高”應該跟自己有關係,但靜靜的辦公室沒有一點雜音,他不好說什麼。他掏出自己的硬中華,準備給耿校長上煙,可他敏銳地發現,辦公室裡沒有一點菸味,耿校長辦公桌上也沒有菸缸,他判斷耿校長應該是不吸菸的,便默默把煙揣回去。
耿校長放下電話馬上又聚精會神寫起來,彷彿房間裡沒有外人。
車宏軒靜靜坐在這裡,大氣不敢出,耐心等待。
半個小時過去,耿校長仍然埋頭案前。這個時間不算長,可車宏軒覺得太慢了,那種壓抑感令人無奈。
好在耿校長終於放下筆,拿起杯子喝口水,看看車宏軒問:“你不喝水嗎?熱水器裡面有水,紅色的是熱水,藍色的是涼白開。”
“謝謝耿校長,我不渴。”
耿校長又拿起電話打過去,等了一會又放下電話說:“老高辦公室在工地,可能過來了。”
車宏軒微笑地回答說:“沒事,我不急。”
耿校長又拿起自己寫的東西認真地看起來。
十幾分鍾過去,有輕輕的敲門聲。
“進來。”耿校長看著門說。
一位敦實的小胖子走進來,禮貌地說:“土建領導來要錢,我耽誤一會。”
耿校長說:“不是跟你講過嗎,湯處長說要五月份才能撥款。”
小胖子挨車宏軒坐下說:“怎麼跟他們解釋也聽不進去,想要點開工費,這也不過分。”
“要多少?”
“二十萬。”
“好,我想辦法給他們解決。不能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