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八十章

漸行漸遠(一)

大公司因為知識青年陸續回城已經達到八千多人,在一九八零年變成了勞服公司,便於統管這方面工作。同時在各個分廠設立勞服站,負責安排知識青年就業及相關事務。作為主管經營的副經理,車宏軒自然是鋁窗公司的勞服站站長。在考慮由誰來管理鋁型材進口業務的時候,車宏軒首先就考慮到勞服公司。因為這時候勞服公司已經很困難,幾個小廠奄奄一息,開資都無著落。

這時候鋁窗公司已經出現非常繁榮的局面。由於政策到位,銷售人員、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得到大公司的極力支援,生產車間及各建築工地繁忙但不亂,物資供應充裕,資金流暢,完全是一派風風火火的場面。相對而言,機關的一切工作有條不紊,領導們有充分時間來管理大事。正是這個原因,車宏軒在辦理技術諮詢廠受挫後,立即著手建立進口鋁型材機構工作。這很顯然不是他的本職工作,目的也是為了幫助朋友。從某種角度上說,這偏離了航道。

一九八六年五月末,車宏軒在等待賀先生到來的日子裡,大公司徐總經理和李總會計師突然將他叫去。在座的還有勞服公司的黨政領導。

徐總還是那樣,兩手抱在胸前,慢慢來回踱步,好像自言自語地說:“小車,現在勞服公司太困難了,工資都開不出。為了儘快擺脫困境,他們提出組建兩個鋁門窗廠。我們無法就這件事作出決定,因為我們清楚鋁型材供貨緊張,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也缺少。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能不能再做出些努力,在勞服公司建兩個規模不大的鋁門窗企業。”

李總說:“現在我們還找不到比干鋁門窗效益更好的專案,只能在這上面做文章。當然,這明顯跟你們掙飯吃,所以公司不好下決心,談談你的看法。掙飯吃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解決?”

車宏軒穩重地回答道:“我們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做到扶上馬送一程。至於掙飯吃關係並不大,我到南方走一圈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加完整的認識,做鋁門窗的廠家如同雨後春筍,我們想一家獨大是不可能的。”

徐總點點頭說:“既然如此,你們儘快拿出方案。要向勞服公司的這兩個企業派出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解決鋁型材供應問題。”

車宏軒考慮一下很有分寸地說:“前兩年給我們進口鋁型材的港商後幾天要過來,可以解決鋁型材緊缺問題。”

車宏軒沒有說把進口鋁型材業務交給勞服公司是有所保留的,因為他知道這句話一出口就收不回來了。一旦把這個業務交給勞服公司,自己就沒辦法發掌控了。到時候能不能把鋁型材賣給曹老闆和季明自己說了不算。因此他不能把這件事交給勞服公司。

徐總停下踱步說:“有了鋁型材別的事就好辦了!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人員儘快培訓,合同嘛從你們鋁窗公司分給一些。”

車宏軒說:“好的,我回去馬上跟梁經理、吳領導彙報,認真落實。”

李總說:“我們原來確定的方針不變,你們從明年起要達到產值三個億,利潤七千萬。當然這不是考核指標,是期望指標,你們原來簽訂的五年承包任務不變,仍然作為考核指標。”

徐總說:“現在公司困難,你們要多做些努力,為公司分憂解難。”

車宏軒說:“關於期望指標,我們主要領導還是有顧慮,擔心這會給管理上帶來很多問題。長期以來都有個說法,說鋁窗公司高效益掩蓋著低管理,這話不無道理。”

李總質問道:“是不是擔心乾的越多問題出的就越多?這沒關係,出了問題就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也就向前邁步了,企業就是在解決問題中發展壯大的。”

車宏軒說:“我們都擔心,一旦產值幹到十個億,利潤可能達不到期望值。”

徐總說:“哪來的那麼多擔心?幹起來再說,摸著石頭過河,實踐出真知。”

車宏軒既想表達梁經理的意見,又不能頂撞兩位領導,躲躲閃閃地周旋。

談完承包任務,徐總和李總又詢問了合同簽訂情況,資金情況。幾人談了有一個多小時,臨近中午才結束。

車宏軒跟隨李總回辦公室。

職工醫院領導在李總辦公室門外等候。

車宏軒原來管過專用基金,當然跟醫院領導很熟。

幾人進到李總辦公室,醫院領導向李總彙報工作,當然主要是圍繞資金問題。

無意中車宏軒得知醫院主管護士的副院長年底到站(退休)。他靈機一動,心想謝蕊芬當這個副院長應該綽綽有餘,便暗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