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六十一章

奮進的時代(五)

梁經理和車宏軒坐著那臺老舊的轎車回到鋁窗公司,車停在701廠東門。

梁經理從副駕駛位置下車,回身對從後門下車的車宏軒說:“我們去看看進口裝置。”

“好的。”車宏軒夾著本子並肩陪同梁經理走向701廠車間。

鋁窗公司廠房四層大樓頂上已經掛出巨幅標語:“大幹六十天,確保八月十五號投產!”

車宏軒看出這字是季馨寫的,他心裡很舒服,甚至浮現出一種自豪感。

車間裡一片繁忙,沈經理和李達元在指揮卸車,李總工程師帶著大公司和鋁窗公司的質量檢驗部門負責裝置清點和質量驗收。

負責擠壓線安裝的歐洲人和負責氧化線安裝的東洋人也已經來到現場。

大公司情報部門派來的兩個翻譯也都忙在這裡。

由於進口裝置參觀考察時李總工程師、沈經理和李達元多次去過國外,與來到這裡的老外都打過交道,所以工作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

打基礎的工人,佈線的工人,還有焊接氧化線用硫酸槽的工人,像以往一樣伴隨著嘈雜聲和電焊弧光有條不紊地忙著。

這時候蕭科長正陪同一夥客人走進來參觀考察,這種場面無論如何對客人都是一種震撼。

看到這種場面,梁經理心裡美滋滋的,他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問身邊的車宏軒:“我們現在上交的錢,應該都是工程預付款,我不明白,現在推拉窗的銷售價格每平米都在三百元左右,我們的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

車宏軒說:“我讓文科長計算過,直接成本在一百元上下。”

梁經理驚愕地站下,瞪大眼睛看著車宏軒問:“這可能嗎?”

車宏軒點點頭說:“千真萬確。”

梁經理說:“難怪你那麼有底氣,原來這是暴利產業。”

“所以國家才放開了原材料進口,而對產品實行了嚴格限制。”

車宏軒這話講的很有道理,幾年後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鋁門窗加工部,銷售價格在一百五十元左右。在這一過程中,工人工資已經從三五百元漲到了三五千元。

梁經理問:“我們生產一噸鋁型材有多少利潤?”

“按目前材料價格和各項費用情況計算不低於三千元,不高於三千兩百元。”

梁經理點點頭滿意地笑了說:“如果是這樣,我們能不能再多買一臺高階一點的轎車,有時候什麼市長啊區長的來了也像個樣子。”

“我儘快去跟大公司領導請示一下,如果大公司領導同意了我馬上到財務處辦手續,然後親自去辦理控購指標。我那裡有同學,辦事方便些。”

梁經理點點頭說:“徐總跟我講了很多次,希望我們在未來幾年幹到十個億,我們在班子裡應該提出這個口號。我考慮今年力爭達到三個億,明年五個億,後年十個億,你覺得怎麼樣?”

“目標高了一點,但是如果現在幹不上去,等到變成買方市場的時候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你好好考慮一下,在經理辦公會上丟擲個意見供大家討論。”

“好的,我會談談我的看法。這裡邊最關鍵的是人員,從銷售開始,一直到設計,到加工工人,以至於到工地管理,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所以我們要加強人員培訓,做到水沒來先疊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