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初試鋒芒(二)

為了摸清回收物資底細,車宏軒秘密地做了很多調查。無論軍品廠還是民品廠,只要有出門的物資,他都要求必須提前一天打招呼,否則不予加蓋出門章,禁止出門。他就利用這個間歇時間去實地檢視,走訪保管員,詢問生產管理人員。他甚至還秘密地跟車去廠外看看把東西拉到了哪裡去。這一切的努力使他對情況有了很好的掌握,下一步就是怎麼辦了。

對於如何處理他還在猶豫著,因為自己勢單力薄,面對這樣龐大的利益集團有沒有這個能力,風險多大,這都是必須考慮的。但是,如果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做個會計,不會一鳴驚人。

一九八一年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早上,車宏軒剛打掃完衛生,劉科長就來了。

車宏軒收拾好拖布,來到劉科長辦公室。

劉科長辦公室其實有三張辦公桌,一個是周科長的,另一個是蒲科長的。因為這兩個人平時都有一攤業務,基本不在這裡辦公。只有劉科長,從來不管那些具體業務,所以這裡幾乎成了他自己的辦公室。

車宏軒說:“劉科長早,我有事要彙報。”

劉科長一邊忙著倒水一邊說:“說吧,說完趕快去給我打壺開水。”

“有人天天以回收科的名義來蓋出門票,我瞭解一下,這些人不僅把非金屬包裝物拉出去,還明目張膽地把金屬包裝物和邊角餘料以及加工下來的金屬粉末拉出去,這是公司規定裡決不允許的。僅僅這一項,公司每年損失將達到上百萬。據說這些人都是黑社會,沒人敢管。”

劉科長淡然一笑說:“這可不像菜刀那種事,都是公司內部的,腦皮薄,碰也就碰了。那些人就不一樣了,根子硬關係複雜。你想,能從公司把廢料拉出去可能是一般人嗎?”

“按照公司規定,非金屬包裝物可以外賣,但錢要統一收到財務處。金屬包裝物以及邊角餘料和加工粉末應該統一由回收科處理,分門別類地挑選出來,送到冶煉車間重新冶煉。現在都被這夥人拉出去了,錢被各個車間收了,變成了小金庫,這還得了嗎?!”

“你想幹什麼?”

“嚴格執行公司規定,所有金屬物不能再被這些人拉出去。非金屬包裝物外賣應該統一由回收科處理,錢應該交給財務處。對各分廠、各車間以及各業務部處的小金庫進行徹底清查,全部上收!”

“你這能耐大了!我告訴你,清查小金庫不可能,各分廠和車間就那麼點機動錢,現在要發揮地方和上邊兩個積極性,我們不僅不能沒收小金庫,還要下放財權,實現各個民品廠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這和小金庫清查是兩回事,小金庫來源是生產線上的,錢卻落到小集體口袋裡,這是侵佔國家利益。”

“這件事你就不用費心了,因為要搞體制改革只能這樣,待情況好轉,以後也儘可能糾正。”

“這可絕不是件小事啊!”

“你新來乍到的不知底細,回收包裝物這家公司老闆姓李,年齡跟我差不多。這麼說吧,廠南廠北有頭有臉的沒有不給面子的。現在成氣候了,擁有一家建築公司,一家運輸公司。建築公司是從我們公司發展起來的,我們的廠房改造、廠區道路以及新建專案全是他們乾的。按說我們公司有基建處,大集體那邊還有建築公司,都可以幹這些活。可是他們把專案拿去扒層皮又轉包給李老闆的建築公司,李老闆的建築公司再轉包給農村來的基建隊,這都成了人人皆知的事,沒人管得了。至於李老闆的運輸公司是怎麼發展起來的那是市裡的事,跟我們沒關係。李老闆這第一桶金那一定是來自我們公司。現在運輸公司規模大了,不僅有公交小客和長途客運業務,還有一家計程車公司。無論從哪方面講,你都老老實實幹好本職工作,別惹是生非,再把小命搭上。跟頭把式從農村考進來很不容易,成了大企業幹部,這都值得珍惜。”

“令人毛骨悚然啊!”

“現在說人家是黑社會,都是背後罵皇帝,有什麼證據呀?我們過來人都知道,前些年李江手下有四個惡棍,劣跡斑斑,在我們這個地區提起來沒人不怕。還有一幫小賴,都是些亡命之徒,殺打不怕。自從開始嚴打,他們都狗戴帽子——裝人了,都變得老實起來了,一直沒出過打打殺殺的事情。再有,李老闆從來為人不錯,對貧富一視同仁,誰家有個大事小情從來不拉過,即便自己不去肯定也會派人到場。民不舉官不究啊,所以生意越做越大。”

“那麼說他們不是一夥簡單的人,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

“說明人家知深淺懂進退,這就是亂世英雄。即便如此,我們的一些幹部遇到他們也還是繞開走,躲得遠遠的,怕人家。這些年過去了,大家見怪不怪,誰也不願意捅這個馬蜂窩。”

“黨辦主任也不敢碰他們?”

“憑什麼碰人家?那得有證據啊?”

“我有證據。”

“切!也不掂對掂對自己半斤八兩!告訴你,人家在我們公司裡不缺少關係,無論上層還是基層,都走得通。再說黨辦主任這條線上的領導只管政治不管經濟,根本就沒人跟他們彙報這些事。當然,對於有沒有檢舉信我不敢說,我相信肯定有,也肯定沒起作用。我們之間的談話就是隨便聊聊,不能說你跟我彙報過,也不能說我知道。去吧,趕快給我打水去!”

車宏軒點點頭,拎起暖壺走了。

“你小子得悠著點,別像愣頭青似的把天捅個窟窿,到時候哭都哭不上!”

車宏軒回過頭說:“放心吧,我會小心的。”

路上,車宏軒左思右想,知道這件事現在還不能向上彙報,一旦沒了退路,會逼出大事來。

打水回來後,劉科長辦公室多了一個人。這人五十多歲,大個,鼻子特別大(以至於背後人們都管他叫何大鼻子),兩眼炯炯有神。

“我給你介紹位領導,他是銀行派來的駐我公司的代表,姓何”劉科長介紹說。

“何星奎。”何代表坐在那裡自我介紹一下,伸出手和車宏軒握手,“小車師傅,很有魄力的年輕人!”

“謝謝您的錯愛,我來給您倒茶。”車宏軒趕緊倒茶。

劉科長說:“本來資金的事應該交由資金科來管理,郭處長說你這邊有託收無承付業務,還有和上邊代表結算業務,這些都需要和銀行打交道,所以就把和銀行有關的業務交給你和周科長兩人了,互相配合把業務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