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初試鋒芒(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三十章
初試鋒芒(一)
一九八零年,隨著撥亂反正的深入進行,改革開放的大潮勢不可擋,人心向上,百廢待興。
作為軍工企業,中斷了多年的新機科研任務開始重啟,上級開始撥付科研經費。
經過一個多月的工作實踐,車宏軒已經完全掌握了民品銷售的有關會計業務。軍品銷售的業務他基本上沒接觸到,因為黃師傅沒有把業務交給他。黃師傅每天上班後最多在車宏軒問候的時候對他笑笑,然後埋頭苦幹,不再搭理他。
張師傅背後對車宏軒說:“黃師傅就那樣,一橫二犟,一般人看不起,誰也惹不起。你不要著急,就那麼點事,道理都是一樣的。”
那時候公司生產了腳踏車、摩托車、煤氣表、電風扇、不鏽鋼大勺、不鏽鋼菜刀,這些東西都非常暢銷,供不應求。
車宏軒還是小隊那套,每天早早來到公司,收拾衛生,給每個辦公室打熱水。自他來了這些事幾乎全包下來,大家有目共睹。不過在機關做這種事就不像在農村了誰見誰誇,有人就認為這是有目的的,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急功近利。他不管別人怎麼看,硬是堅持不下去了。
空餘時間和星期天,車宏軒幾乎走遍了整個民品生產車間。
有天輪到李玉值班,因為他家裡臨時有事,下班的時候叫住車宏軒,讓他代為值班。
車宏軒因為住獨身宿舍,回不回去沒什麼關係,和馬戰雙一樣經常替別人值班。
說完正事,李師傅關心地問:“物件找的怎麼樣了?”
車宏軒垂頭喪氣地說:“沒結果。”
“看你的樣子是不是很急呀?”
車宏軒點點頭承認道:“那還用說,到了結婚年齡了,再說家裡父母也著急。有時候感覺很孤獨,所以星期天除了下車便是去逛公園,非常不願意自己獨自呆在宿舍,即便有時候馬戰雙在也覺得沒意思。”
“有一個人倒是挺合適,除了長相差點別的居家過日子都沒問題。”
車宏軒擺擺手說:“是寧缺毋濫,長相很重要,弄個歪瓜裂棗將來孩子都長不好。”
“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你究竟有沒有個標準?”
“長相和氣質都要過得去。”
李師傅冷笑一下說:“你別怪我嘴損,就你這條件,工資三十二,房子沒有,抽好煙喝大酒,你就等著打光棍吧!”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上鉤的也都是呆傻捏!你別生氣,我這麼說沒別的目的,是替你著急。你得面對現實,有什麼條件找什麼物件,不能好高騖遠!”
“那就等等吧。”
“等到猴年馬月也改變不了現狀,再說等你條件改善了,怕是離退休也不遠了,找個老寡婦吧。倒也省事,免得自己養孩子了。”
車宏軒笑了說:“未嘗不是好事。”
“那是開玩笑,對了,你可以回農村去找,那樣標準就能提高。”
“這也是條路子,沒什麼不可以。要是有合適的麻煩你費費心。”
兩人“哈哈哈”大笑起來。
車宏軒說:“說真的,農村有好的真可以。”
“我問問吧。”
九月下旬的一天,車宏軒發現一個重大問題,當月菜刀入庫量為一千三百多把,銷售價格每把拾壹元,銷售總額卻不到一萬。
他去安雪那裡查賬,成本高達兩萬多。他沒敢聲張,到器材處查菜刀用不鏽鋼材料的出庫票,結果投入三千多把。他又跑到車間保管員那裡,查保管員的出入庫賬,確認投料三千多把沒錯,可銷售的只有八百多把。
保管員無奈地說:“投產半年多了,每個月都是投入大產出小。剛開始的時候還好,每個月生產線上也就丟個幾十把,現在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成百上千地被偷走。你現在去廠南廠北挨家走走,用的都是我們車間生產的菜刀。”
“怎麼會這樣?”
“怎麼不會這樣?現在生產線上的工人多數都是大集體的,這些人全是下鄉青年,誰都管不了。特別是我們車間,把那些有前科的刺頭都集中分配到這裡來。估計公司也考慮好了,可我們這一個地方亂吧。即便是摩托車、腳踏車,零件被偷出去的事也時有發生。剛剛恢復生產秩序,慢慢來吧。”
“帶我去見你們的車間主任。”
“我勸你還是別去,主任正和一幫工人幹仗呢,就是因為丟菜刀的事,要是知道你來查還不打破你腦袋?”
“我不怕,我們去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