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春同行六十年

第二章

睚眥必報

車宏軒帶著狼青跑出院,直接去隔壁的王家。他滿身穿的就算那雙草靰鞡最有特點,沒過兩年這東西就消失了。只有這個東西最能代表那時候的農村生活。

這草靰鞡是用玉米皮子裡面比較細軟的那部分擰成的繩編織的鞋,外面用豬皮包上,非常暖和。

當年在這一帶許多農家大人小孩冬天都穿這個,竟然也大言不慚地叫草靰鞡。

那時候正宗的靰鞡是很貴的,只有少數獵人才穿得起。還有,這裡不是山區,靰鞡草很少,每年只能在村南的小河沿大壩上長出一些,幾乎沒有誰能搶得到。因為靰鞡草可以墊在膠鞋裡,同樣保暖和吸汗,早早就會有人在大壩上割下那些還沒長成的烏拉草。

那年頭最時興的要算膠皮鞋,既保暖又輕便耐用,大家叫它膠皮靰鞡,大多幹體力活的男人都穿這個。

隔壁王家門樓是青磚砌成的,門樓頂上還有個琉璃瓦的飛簷,飛簷東南西北角上都有幾個小狗一樣的“走獸”,是什麼車宏軒也說不明白。

銀色的鐵藝大門,經常是一把黑色的大鎖看家。每天車宏軒都會在這個時間去敲它。

王家姥姥看家,她是個盲人。

王家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叫小胖,比車宏軒大兩歲,一個女孩叫小秀,比車宏軒小一歲。

聽見敲門聲,小胖高高興興跑出來,拿把鑰匙開門。

大狗餓急了,門剛開個縫便就急不可待地“哈吃哈吃”奪門而進,徑直跑到狗食盆那兒,不問青紅皂白低頭就吃,可謂是狼吞虎嚥。

王家沒養狗,每天都會把剩菜和剩飯倒在狗食盆裡,等著狼青來吃。因為這條狗一樣為王家看門護院,不管什麼時候來人那是一定會“報告”的。並且王胖和王秀都很喜歡它,每當王胖和王秀天黑了回來,那狼青都會接到大門外,再把兩人送回家去,可謂是太會來事了。

狼青有個特點,見到生人叫的很兇,可從來不去咬人,所以車家並不把它拴上,很放心。村裡的人們也都知道狼青的這個特點,所以來了最多站在門口,等車家人出來喝兩聲,狼青就不發飆了。

王家因為爸媽都上班,是非農業戶,經濟條件當然非常好。王家沒養別的家禽,剩飯剩菜和刷鍋水扔了也是白扔,便就給狼青留下了。

就是淘米水,王家也是倒在該水缸裡,等著沉澱好了車家再來掏走。因為車家養了太多的家禽,什麼廚餘的東西都不白扔。

小胖比車宏軒高了半個頭,憨頭憨腦的,他看著車宏軒問:“今天是不是還玩騎大馬?”

車宏軒像往常一樣撒謊晃地說:“我還沒吃飯呢,馱不動你。”

“媽媽知道你過生日,給你留一個白麵饅頭一碗雞蛋糕。你先吃飯,吃完了我們去南大坑玩雪或者溜冰。”王秀眨著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說。

王秀雖然才長到車宏軒耳朵那麼高,可在這個年齡段的女孩裡不算矮。她完美地繼承了父母長相上的優點,那白嫩的面板,鴨蛋形的圓臉,彎彎的兩眉,薄薄的、線條清晰的唇,無不在告訴人們她就是小美女。

車宏軒說:“我們先騎大馬,然後聽姥姥講楊家將,等中午雪停了,天氣暖和了再去南大坑玩。”

“好啊好啊!”王秀一拍手高興地說。

幾人進屋,王秀給車宏軒端來吃的。

車宏軒來王家混吃喝習慣了,毫不客氣地香香地吃起來。吃好了又喝口開水,然後便上炕裝成大馬讓小胖騎。

玩了一會,車宏軒已經累得滿身汗水,坐起來對小胖說:“我們開始聽姥姥講楊家將的故事吧。”

“不行,我還要騎一會。”小胖把車宏軒按在炕上,跨腿騎上,一手拽著後衣領一手拍著屁股得意洋洋地說:“騎大馬上河臺,晚上回不來,駕駕馭!”

車宏軒便四下裡爬,有時候還學馬一樣晃動著身子。

小胖長得滿身是肉,騎在身上當然不輕。

車宏軒幾乎每天都累得渾身大汗淋漓,有時候膝蓋甚至磨出血來。可是,為了能混吃喝他沒辦法不忍耐這種幾乎是凌辱的遊戲。

又玩了一會,小胖感覺車宏軒實在沒力氣了,便依照車宏軒的建議聽姥姥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