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乾興元年二月三十日午時剛過,一道內宮手諭突然傳出。

京城九門提督謝洪革職查辦,理由:勾結內外,有不軌之心!京城防務之職由東林黨重人趙南星擔任。

午時三刻,傳言內閣首輔韓爌病重,向宮內乞休歸,被內宮留中。

未時末刻,兵部尚書熊廷弼、帝師孫承宗等宰輔大臣請求入宮覲見,未準。

申時初刻,劉一璟等人入東華門,文淵閣理事。

僅僅一天時間,整個京城九門,都被東林黨把持在手中。xqqxs8.

一時間,京城上下人皆驚異,李元不在京中,東林黨如此跋扈,難道是要向其挑戰嗎?而且更讓京城上下奇怪的是,一向只倚重李元一人的張太后,怎麼也開始聽從內閣的意見了?

此時,內宮文淵閣中。

劉一璟,黃嘉善,王象春等人安坐。

“就等李元入京!”劉一璟按捺著心中那股興奮之情。

一般來說,請君入甕這個詞,事關來俊臣此等佞臣,劉一璟這種大學士不屑於提,但是今日之事,讓劉一

^0^ 一秒記住【】

璟腦海中總是浮現。

“現在李元到何處了?”王象春安置好內宮事務,就來文淵閣與劉一璟等人共參大事。

“前去探查的人手還未回來,”黃嘉善並沒有劉一璟那麼興奮,相反,李元一刻沒有被拿下,黃嘉善一刻都不會放鬆警惕:“不過可以知道的是,昨夜亥時,其剛剛離開真定府,按照路程,午後應該能到京城!”

“宮內都安置好了?”劉一璟看向王象春。

“太后常年身居內宮,那些侍衛誰認識高高在上的太后和幼帝?有內閣出面維持,又有侍衛統領下令,內宮侍衛除了聽命,別無選擇!”

王象春所言也是劉一璟等人敢於動手發動政變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朱由校當朝,皇帝權柄操持,無人能逼宮,也無人有這個心思逼宮政變。

但是太后不同,其深居內宮,皇宮侍衛也接觸不到,只聽名頭,從不見其人,這些侍衛常年接觸的,都是統領太監總管,內閣宰輔大臣,恩威之下,這些人的命令反而比太后更為有用。。

“太后......狀態如何?”黃嘉善看向王象春,雖然是政變,但是黃嘉善此等儒臣並不願意真的把屠刀揮向皇家,尤其是太后,幼帝這種敏感身份之人。

王象春挑了挑眉頭:“看起來倒是冷靜異常,侍衛進去的時候,沒有哭喊,也沒有反抗,只說了一句話,便帶著奶孃和幼帝起身去往安排的居所,倒也不必動粗。”

“說了什麼?”黃嘉善追問道。

王象春看向黃嘉善,皮笑肉不笑道:“提醒我們不要碰壞了殿內花草。”

黃嘉善皺眉,這算什麼話。

她還認為自己能靠李元翻盤?

正在幾人議論時候,店外侍衛突然進來彙報。1

“大人,鎮遼候的行蹤出現了!”

“什麼鎮遼候!李元......”劉一璟冷哼一聲,才問道:“進京了嗎?”

“鎮遼......李元在官道上距離朝陽門三里處,突然折返,去往石景山,三大營了!”

嘩啦一聲,王象春手中茶碗從手中跌落,摔了一個粉碎。

“石景山?”黃嘉善近乎失聲。1

李元縱然嗅到了什麼,難道不應該回京進宮確認一二?就直接去石景山調兵了?1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