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先皇朱有效的名義下的聖旨!

但是先皇身死突然,哪裡來的遺詔?

韓爌為了討好逢迎太后,竟然以先皇名義下詔?其人用心可憎!

至於皇太后......與韓爌同謀於朝政!

“本宮本不願臨朝聽制,”皇太后張嫣的聲音再次響起:

“但是先皇崩猝,天子年幼,國不可一日無君,社稷江山不可在先皇手裡斷送,哀家只能勉為臨朝,為祖宗念,為百姓思,從今往後,望諸位大臣同心戮力,以謀社稷中興,大明萬代!”

“皇太后一片苦心,臣等必不負所托!”

今日韓爌和太后之間的雙簧讓李元都有些詫異了。

如此這般明顯?

殿內眾人再次下拜,皇太后如今臨朝局面已定,眾人只能服從。

先皇結髮之妻,幼帝生身之母,在以仁孝治天下的大明朝,如此法統地位,幾乎無人可以動搖。

“哀家臨朝,思慮已極,京中並不安穩,冬至日之爆燃,百姓驚恐,先皇昏迷,內外皆是憂困,故而哀家有意,從新安排京屬人事,卿等有何建議?”

這是要安排自己人了。

一朝天子一朝

^0^ 一秒記住【】

臣,自古皆然,女流之輩也無外。

劉一璟已經是默然無聲,他想要看一看這位新皇太后到底想要做什麼?在這之前,他不會輕易出手。xqqxs8.

在張嫣的示意下,魏忠賢再次上前,手持另一封旨意。

當然,已經是太后懿旨。

“太后懿旨,鎮遼候李元功勳卓著,遼東、宣府事已然名列本朝武事第一......冬至夜為紓解困局,不顧身險,哀家與新皇安危,全賴鎮遼候所為......”

魏忠賢讀到這裡,快速抬眼瞄了一下下方大殿中眾人。

李元有些疑惑的看著屏風,韓爌則是閉目養神,左光斗等人不必說,面露詫異。

而劉一璟、黃嘉善已經是怒不可遏了。

“擢鎮遼候李元為京畿總督,總攬京畿軍務,所屬順天府衙門,九門提督皆可管制,另領錦衣衛事務,賜進士出身,加授朝議大夫,特允出入文淵閣......欽此。”

一句話,總攬京畿大小軍務,皇后、新帝安危繫於一身,軍國重事無所不包,僅列內閣首輔韓爌之下。

但輪權勢,鎮遼候當朝第一。

“臣請,太后收回旨意!”黃嘉善率先站了出來,表示反對。

“臣請,太后收回懿旨!”

南方一系文武官員,東林黨人皆出列。

總攬京畿事務暫且不說,但是賜進士出身是什麼主意?

大明朝三百年的文治底蘊還要不要了,家法傳統還用不用了?太祖皇帝定下的科考定製如何?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