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由校再次從偏殿出來的時候,臉色的表情已經是輕鬆起來。

殿內諸人肅立,等待著皇上做最後的決定。

而眾人的神色也各有不同。

劉一璟等人看起來胸有成竹,熊廷弼等人則是閉目養神,也有待價而沽者神色躊躇。

李元倒像是無事人一樣,立於殿內,安然無比。

“方才偏殿之中,朕也冷靜了一番,卿等想必也心思平靜下來,事情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立場與看法的問題。”

朱由校看著殿內文武百官,語氣已經變得舒緩,拍著扶手道:“朕以為毛文龍事不必再論,以鎮遼侯之功績,強行安插一個屬下叛亂之罪名,以為其罪過,實乃大謬!”

諸臣看著朱由校,沒有什麼回應,等待其後話。

“當然,鎮遼侯辭不就任平章軍國,也是考慮的當,”朱由校難得自己承認錯誤:“朕有些操之過急了。”

“朕也想了想,四年以來,鎮遼侯確實功勳卓著,無人可比,憂勞於邊事,為我大明江山社稷嘔心瀝血,所付甚多,難道得到大家一句公允的評價不應該嗎?”

朱由校搖搖頭:“但是人無完人,鎮遼侯也有犯錯的時候,也總有人能挑出你的錯誤,然後放在日光下去研究,讓眾人去批判,這種事情無法避免。”

“故而,朕以為,以鎮遼侯之才,另一個職位或許很合適,”朱由校面帶笑意:“嘉靖二十九年時候曾設立戎政府,由咸寧侯仇鸞總之,總督京營,且鑄總督戎政之印。”

朱由校將到此處,眾人已經明白過來,皇上這是要給李元一個什麼職位了。

“京營三大營總督,”劉一璟微眯雙目,看著御座上侃侃而談的皇帝:“這是要把自家安危交予李元之手,以此表明對其信任和優待。”

平章軍國重事換成一個三大營總督,倒是合適。

三大營: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嘉靖時期改為神樞營),表面位高權重,總督京師,且超脫於五軍都督府之外,不受兵部管轄,直接向皇帝負責。

但是自從土木堡之變以後,世人皆知京營乃是燙手的山芋,砧板上魚肉,京師勳貴手裡的吃空餉的絕佳所在。

每一任京營總督,其身敗名裂的可能性比之安家富貴要高上不少!

這樣一來,以後東林黨想要在李元身上找什麼茬子,可比現在容易多了。

“李卿以為如何?”朱由校很滿意自己的決定,當然,這也需要當事人的同意才好,總不能趕鴨子上架。

辭了平章軍國重事,讓劉一璟等人失去攀咬的機會,已經達到目的,此時的李元倒是可以好好思考一番自己的處境,至於這個三大營總督......

“臣願為陛下分憂!”李元自覺得到這個機會,自己後續的計劃開展起來更加容易。

李元此言一出,別人如何作想先不論,定國公徐希已經傻眼了。

早山自己站在李元身前,是因為國公總是比國侯要高上一階,現在自己五軍營總兵之職,可是實打實的李元下屬了。

頂頭上司站在身後,徐希感覺如芒在背。

“好好好,”朱由校拍著大腿,扭頭看向其他人:“諸位愛卿還有什麼意見嗎?”

主要問向劉一璟,黃嘉善,韓爌,熊廷弼等人。

“臣等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