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東閣大學士劉一璟的話在大殿內異常響亮,殿內眾人無不側目。

御座上的天啟皇帝抿著嘴唇,有些尷尬。

當初要削總兵權柄的是他,現在退縮的也是他,故而面對劉一璟近乎憤怒的開口,作為皇帝,這位少年天子總有些心虛。

“劉愛卿有何事啟奏?”朱由校抬了抬手。

“大同府毛文龍案還未了結,李元不宜立於當朝,”劉一璟的話乾脆利索,毫不拖泥帶水。

自從知道督察院夏之令彈劾李元的奏本被皇上留中不發以後,劉一璟便知道這位少年天子的心態不穩,也許被其他事情打亂了思路。

但是在劉一璟看起來,這並不是問題。

作為戶部尚書,當朝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的劉一璟從來不是靠著皇上的指示和心思去辦事的!一切旦憑本心!

所以劉一璟現在也不去牽扯什麼李元三大罪,直接將底牌抽出來,而且是李元無法立刻洗清嫌疑的底牌。

毛文龍一案,李元作為其恩主,在其中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在結論沒有出來之前,李元不能擔任任何要職!

劉一璟身材並不高大,但是立於朝堂,顯得異常正氣凌然,一如當年的楊漣,左光斗!

而此次事件的主角,李元從一開始便是如同泥塑菩薩一般,一動不動,也並未反駁什麼。

方才還和李元談笑結交的定國公徐希,此刻面帶苦澀,雙腳不著痕跡的往外側動了一動,想要離李元遠一些,儘量不在這場風波之中被波及到。

開國元勳一代,現在後人可都是如履薄冰,不得不謹慎行事。

站在最上首位置的韓爌無奈地暗歎一聲,這種局面......還是幫他李定國一把吧!

韓爌腳步一動,從旁邊站了出來。

“陛下,毛文龍乃是臣之屬下,當時情形,臣可闡述一二,當與鎮遼侯無關!”

聽了韓爌的話,就連一直未曾開口的李元都好似回過神,扭頭看了韓爌一眼。

“韓大人!”劉一璟也有些驚訝於韓爌的立場,語氣立刻帶上了不善:“你統御山陝,功勳卓著,可不要在此時犯糊塗!”

那意思也很明白了,你韓爌好不容易依靠山陝功勞當上內閣首輔,可不要在這個時候犯糊塗,為了一個鎮遼侯,搭上自己的畢生所望。

“臣黃嘉善請求徹查毛文龍大案!”

“臣周嘉謨附議!”

“臣王之寀附議!”

“陛下!以一鎮總兵反叛之罪名,彈劾朝堂邊將總督級別總兵官......”許久不說話的熊廷弼站了出來:

“尤其這名總兵官戰功赫赫,百戰長勝,抵禦邊城數載,護衛社稷平安,到頭來,在朝堂上變為反叛嫌疑之人!”

“不怕貽笑大方,世人議論嗎?”熊廷弼幾乎是指著黃嘉善等人的鼻子在罵:“今日之彈劾,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熊大人以過往功勳論,”劉一璟冷笑一聲:“怎麼,難道要給他鎮遼侯頒發一個丹書鐵卷,免死金牌?”

一時間,群臣議論紛紛。

而坐在御座上的天啟皇帝有些糊塗了:東林黨內部也是意見相左啊!

朝局紛亂,一時間,整個封賞大典都要中斷了。

“陛下,要不要休息片刻?”魏忠賢往皇帝身邊靠了靠。

撻的一聲,正在此時。

泥塑一般的李元終於動了動身子,站到了大殿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