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奏本,劉一璟沒有去看上面的內容,其目光直接落在熊廷弼的票擬文章上。

早朝之前劉一璟已經收到劉策的私人信件,對於奏本上的事情一清二楚,知道的甚至比熊廷弼都清楚。

他只是想看看熊廷弼會給李元找什麼理由開脫。

擅動刀兵,置京畿於不顧,置京師於危境。

這可不是什麼好洗白的控訴。

“飛白(熊廷弼字),韓爌那邊可沒有讓朝廷增兵支援,太原府更不是危若累卵,你這樣的票擬遞上去,在皇上看起來,你二人可有結黨之嫌啊,”劉一璟將奏本輕輕放下。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況且軍情瞬息萬變,鎮遼侯也許得到了什麼軍情急報,必須出兵支援韓爌太原府,實際情況,不是你我坐在這文淵閣三言兩語能夠說清的,”熊廷弼還是想爭取一二。

“若真有軍情,宣府劉策為何不知?”劉一璟伸出手指,點了點躺在桌子上的奏本:“巡撫都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捕風捉影了。”

“當然,”劉一璟突然擺了擺手:“現在宣府情況危及,我等必然不會在此時追究什麼,李元大才,內閣現在還要仰仗一二的。”

秋後算賬嗎?

熊廷弼心中無奈,李元實在是犯了大忌。

其實從毛文龍反叛之事開始,天啟皇帝就開始對邊疆九邊總兵官的忠誠度有了極大的懷疑,而且追到跟腳,毛文龍還是李元推薦去了山陝地區,最終留在大同任總兵!

這要是追究起來,你李元能逃得了干係?

這兩天,天啟帝耳邊聽到的全是邊將驕縱之事!

現在又不顧朝廷旨意,自作主張支援太原!

^0^ 熊廷弼望向遠處,想著回到府裡還是先給李元去信提醒一二吧!

————

二月份的宣府,天氣依舊嚴寒,放眼望去,除了一望無際的白色世界,外無他物了,就連星星點點的枯黃灌木已經變成了奢望。

李元此時馭馬走在冰凍的河道邊,順著河水的軌跡向北望去。m2.xqqxδ捌.

唐有望和盧甲跟在其身後,臉上帶著沉思。

“洋河一線連線大青山、宣府、保安州直到順天府地界石景山,延綿不絕,”李元揮動馬鞭,指著遠處的山巒:“那裡便是陰山山脈,洋河一處支流便來自那裡。”

“皇太極率軍佔領了上流, 也就是掌握了主動權,並不著急與我開展,想要一直耗在這裡,等待他太原府的戰果,”唐有望跟在李元身後:“我軍應該主動出擊,不能被動防守,損耗太大,還被人牽著鼻子走!”

另一邊,盧甲也點頭表示同意:“按照弗朗基炮的射程範圍,只要我們重新拿回宣府,那麼戰略主動權也一同回來!”

聽著兩位下屬的建議,李元眯著眼睛,語氣淡然:“如果朝廷不願意我等出兵呢?”

唐有望和盧甲互看一眼。

整個遼東,上下軍卒,皆以鎮遼侯之命是從,並不是一句空話。

要從朝廷和李元之間做選擇,對於遼東大多數兵將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甚至很多聽起來大逆不道的想法,遼東高層之間是心知肚明,或者說心照不宣的。

“吾等唯大人之命是從!”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