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堂矛盾伊始(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啟朝四年二月五日。
今日兵部尚書熊廷弼當值。
剛剛坐到位置上不久,一封來自宣府巡撫的奏本,被遞進了文淵閣。
“大人,兵部右侍郎劉策的奏本,”文吏將蠟封完整的明黃色信封遞給熊廷弼。
“下去吧,”接過奏本,熊廷弼並不著急開啟,而是放在一邊,望著窗外遠處奉天殿飛簷默默出神。
至於劉策在奏本上寫了什麼,熊庭弼不用看都可以猜出來。
“擅動刀兵,置京畿於不顧,置京師於危境。”
熊廷弼手邊還有另外一封信件,並不是鋪兵驛站傳遞的官方文書,而是李元透過另外渠道昨天夜裡寄到自己手上的。
大明朝的兵部尚書有些心煩意亂,他知道李元現在在宣府的動作和後續的計劃,但是並不認同。
以武將角度去評判,李元所為沒有什麼問題,李元之帥才,整個大明朝無出其右者。
但是以朝廷的角度去看,問題就太大了。
甚至讓皇上考慮此事,也會覺得李元其心有異。
皇上就在你李元身後,需要靠你鎮遼侯手裡的兵馬去守禦,這也是交給你的唯一任務,但是李元到任之後二話不說首先就將手裡的悍兵強將分了出去守禦太原府!
那是你應該乾的事情嗎?
山陝總督是韓爌,不是你李元!
且不說太原府城高池深,幾無陷落之風險,就算太原有失,你李元的選擇是不是過於偏頗,不知何為輕重了?
昨天下午,皇上還在左順門召集了內閣大臣,要給李元去信,天下社稷所在要確保萬無一失!所有事關宣府的奏本,過了內閣,不需要司裡監從中代替,直接呈朱由校審閱。
可見重視程度。
思慮半晌,熊廷弼終於提筆,開始對劉策的奏本進行批示,俗稱票擬。
熊廷弼筆端不停,思緒翻騰,票擬意見儘量客觀的同時,力求使得李元的出兵原因顯得更讓諸公容易接受一些。
大約半個時辰,熊廷弼的小稿完成,筆端停駐的那一瞬間,當朝兵部尚書突然冒出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的感慨。
李元縱然不是那般純臣,但是此番所作所為,雖為天下,卻是犯了忌諱。
正在此時,文淵閣外傳來請安的聲音。
暫代內閣首輔劉一璟和督察院左都御史黃嘉善到了(左光斗去職之後,黃嘉善代替了其督察院的職位)。
熊廷弼眉心一挑,剛剛抬起的筆端微抖,啪嗒一聲,墨汁低落,正好滴在票擬好的紙張上,浸染一片。
“熊大人,可有急奏?”劉一璟剛一進屋,就看向熊廷弼。
有沒有急奏,劉一璟心中門清,只要過內閣通政處的奏本,都會有謄寫留存副稿,同時將出處張貼在文淵閣外間,內閣大學士進門時候就會看到。
但是熊廷弼沒有必要點破,只是抬眼道:“宣府劉策的奏本,吾剛剛寫了小稿,被墨水浸了,稍後改好再由首輔大人過目。”
“不急,吾先看一看劉策所奏何事!”劉一璟的位置就在熊廷弼對面,兩人對坐。
熊廷弼聞言也只好放下筆觸,將奏本拿起遞給劉一璟。
票擬之事,無不可對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