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遼陽之戰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但是整個遼東大地依然籠罩在一片恐懼之中,建奴鐵蹄之下,再無寧靜之地。雖然天色和煦,但是人心卻已經如入寒冬,遍地的焦土與屍骨,訴說著連天大戰所帶來的苦難與末世。

萬曆皇帝駕崩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遼東大地,但凡身上袍服帶著點赤色的官吏皆面帶悲色,君父駕崩,心中猶然傷痛!

至少,在面子上是如此。

雖然大明朝政治體制中的官吏如此,但是對於遼東的百姓來說,遠在北京城,高高在上的萬曆皇帝死了,除了重新泛起對這個皇帝在位時間久遠的唸叨,也沒有其他的感覺了。

死了一個皇帝,哭一哭,能讓我家米缸中多上一斗米麵嗎?

對於瀋陽城百姓來說,哭皇帝是沒有什麼好處的,但是去總兵府衙唸叨上兩句恭喜,說上一句小公子安康,恭喜鎮撫使大人喜得麒麟兒等等,都會得到一頓飽餐,至少沒有人被哄走。

今天,大明朝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寅時一刻,遼東鎮撫使,瀋陽城總兵官李元的妾室,二夫人於府衙內院誕下一名男嬰。

整個遼東,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親自到場,恭賀鎮撫使喜得公子,就連剛剛上任遼東巡撫的王化貞也派來親信,送上賀禮,同時說明未能親自到場的原因,遼陽城重建畢竟事關重大,須臾離開不得。

鎮撫使府衙門口,此時人滿為患,足足二十步寬闊的大道被擠得水洩不通。

門口的親兵正在高唱大名,迎接賓客。

“遼東佈政副使,右參議王大人到!”

“遼陽總兵官,兵備副使薛大人到!”

“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按,徐大人到!”

“寧遠祖家祖大樂到!”

外院賬房比門口更加擁擠......

“李家送玉麒麟一對!”

“唐大人送白玉翡翠一顆!”

“劉大人送黃金魚龍一條......”

府衙內人人皆面帶喜色,相互寒暄,李元此時在內院還未出來,由祖大壽和林忠負責招待客人。

“大人還未出來嗎?”林忠剛剛與一位同僚寒暄兩句,扭頭向著劉貴問道。

大廳中,客人們都已經到,就等待鎮撫使大人出現。

“還在內院呢,剛剛叫人去問候了,”劉貴探了探腦袋,向著院內眾人看了兩眼,都是遼東大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今天為了大人得喜事,各個如同螢火一般飛來。

天下熙攘,皆為利來,若沒有李元數仗定鼎之功,恐怕這些個文官之流,高門巨閥們皆眼高於頂,不會專門來此了。

就在眾人等待的時候,李元正在內院陪著方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