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遼東來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京城天子腳下,寸土寸金,所以大部分在北京城內任職的外地官員都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置辦家宅,一般為官一任,都是租住在北京城內。
徐光啟的府邸同樣如此,官階正四品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的徐子先,為官清正,並沒有餘財去採買府邸,一家人租住在北居賢坊中。
在宮門處點卯之後,李元帶著曹變蛟一路往北,大約半個時辰,才到了居賢坊。
————
徐府之中,徐光啟正與其弟子孫元化討論西學之道,徐光啟之子徐驥作陪。
“西洋之學,以測量步算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於民用,視他器之徒矜工巧,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講水利者所必資也,”徐光啟一身墨綠色儒袍,端坐於上,神色鬱然。
“測量水文之算,功雖高,力雖闊,但是所費時日之多,見效之慢,也是不能推廣的原因,弟子來京路上,所見所聞,皆是痛心疾首,禽獸之輩,朽木之徒,竊高位,坐高堂,所作十分事,無一有利於民!”孫元化有些不甘心的搖搖頭,對恩師徐光啟的話感同身受。
“現在人人皆謀財,謀官,謀名利,吾等所論之事行難,見效難,雖利千秋百代,於此世卻無僻益,人人躲之莫及,唯恐為他人做了嫁衣,徒勞一趟,不得名利!世風如此,我等只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就可!”徐光啟撫了撫長鬚,雖對官場失望,可是還有更多的事情要他去做,不能因此消沉。
“近日東林之士多與學生來往,看其口風,想要拉攏老師入場,幫助東林一起對抗楚黨,齊黨,近來朝廷上有些人不安分,又要拿遼東做文章了,近熊廷弼回朝,有人已經按捺不住,要動手了!就怕局勢因此一敗塗地!”孫元化一展衣袖,看起神情,憤慨又無奈。
“是啊,熊廷弼在遼東經年,雖說未能克土,但是已經穩定了遼東局勢,使局勢不至於進一步糜爛,現在又要對遼東官場大動干戈,就因為一個莫須有之名,真是黨爭蓋過了是非黑白!信口雌黃之下,文人刀筆吏更猛於刀兵!”徐驥也在一旁補充道。
“當今聖上並不是宋高宗,韓爌等人也非秦檜之徒,安心......”徐光啟搖搖頭,局勢不至於變得那麼差。
徐光啟雖顯老態,雙眸如星輝,神思敏銳。
“說起遼東,那李元,李定國此次也被召進京城,遼東幾場勝仗全賴此子謀定,決勝千里,單單看奏報,就已經有漢之衛霍之資,就是不知其人實際如何?”孫元化非常期待見到李元,遼東局勢有許多問題想要了解,必須問詢這個遼東當下風頭第一的少年人。
“好似才剛剛及冠?”徐驥有些難以置信,他年近四十,才在父親的萌蔭下得了一個推官之職......說起來,人比人氣死人。
“梨兒也才二八之年,碧玉之華,這李元方及弱冠,又有國士之資......”孫元化臉上笑意盈盈,好似發覺了一個天大的喜事。
孫元化作為徐光啟的入室弟子,與徐驥關係莫逆,當下想起了徐驥的寶貝女兒的婚事。
“亂彈琴!”徐驥老眼一瞪,李元的面都還沒有見過,就把女兒搭進去了,這個孫元化也太不著調了。
“梨兒性子精靈跳脫,不似大家閨秀,昨日說去崇文門接老夫,半天沒有見到,說是去別處看花燈了.......再說那李元已經明媒正娶了祖家女子,還是聖上賜婚的,”徐光啟倒是沒有生氣,只是士大夫之女不可能給人做妾。
“說正事,他李元的奏本老夫也看過,火器之事看的非常透徹,想來是做過功課的。”
“兵備乃邊防之核心事,而火器又為兵備之核心事,他李定國能成事,在瀋陽城下拒建州,在蒲河城外殲殘敵,皆是仰仗了火器!”孫元化對於火器的鐘愛當朝之中首屈一指,所以說起來,對於李元有著天然的好感也不足為奇了。
正說著話,一名老奴在書房外,躬身道:“老爺,門外有個叫李定國的年輕學生說來拜見。”
說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