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廷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昨天朕收到的兩份奏本,其中內容,諸卿可自觀,有什麼意見,都說出來,集思廣益,”萬曆皇帝摩挲著手中的玉如意,看著眾人道。
李恩依次將奏本發放給了內閣大臣。
王全與劉一燝的奏本並沒有經過內閣的流程,都是直接透過黃門,遞到了萬曆皇帝的手中,當然,朝臣們想要相互串聯,私下聯絡,他萬曆皇帝就算是知道,也當作不知道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數十年了,他並不想過多追究。
王全此時就站在劉一燝的對面,微眯著眼睛,讓人以為這個御用監大太監已經睡著了,但是廳中一眾朝臣都知道,他王全是胸有成竹。
正如劉一燝所想,其實今天的廷議之前,王全已經面見過萬曆了。
和他們這個朝臣文官不同,歷朝歷代,在低位上,內宮之人的官銜地位或許不如文官,但是內監在皇帝本人的心中地位,絕對要高於文臣,尤其在大明朝如此的政治體系與政治生態中,更是把皇帝推向了內監一邊。
至於兩人之間說了什麼,只看今天王全氣定神閒的模樣,劉一燝覺得自己像是被流氓調戲的小寡婦,毫無還手之力,還被人看了一個精光。
“劉一燝奏本中說,李元遼東之功勞不假,但也是倚靠著諸將得配合,掩護,甚至直接得幫助而得到的,論功,李元並非首功,且其持功凌人,擅威做福,”瞄了一眼身旁服侍得小太監,萬曆繼續道:“甚至動用私刑,對瀋陽參將傅元彪親子刑訊逼供!”
萬曆皇帝站起身子,內侍攙扶著走下臺階,慢慢踱步,看著朝臣繼續道:“王全那邊也上了奏本,說李元持功凌人不假,蒲河之戰殲敵之眾也不假,與劉一燝所述相近,但是讀來意思卻截然相反,”萬曆止住步子,看著方從哲道:“方閣老,你來給朕解釋一下,這是什麼原因?”
方從哲當然知道萬曆皇帝的心思,但是作為內閣首輔,調和皇帝與大臣之間的平衡才是他的首先作用,而且,東林黨勢力太大,為防止日後清算,有些事情,他方從哲不得不考慮清楚,所以,縱然心中苦澀,但是方首輔還是決定,向著東林黨那邊靠一些。
心思既定,方從哲先是躬身,向著萬曆皇帝一拜,才道:“聖上,王公公所言為實,但是劉大人也不是沒有道理,武官勢大,有時候並不是好事,動用私刑,此時不談,單單擅自調動私兵,就是大罪。”
“哦?方閣老不想問清楚緣由嗎?”萬曆皺著眉頭看著自己的內閣首輔,這方從哲今天怎麼轉性了?
方從哲的身子更低了一些,但是既然開口了,就沒有再回頭的理由了,壓著聲音不至於顫抖,方從哲繼續道:“聖上,若犯錯後,人人都先問緣由,這世上的事情,就都說不清楚了......”
萬曆冷笑一聲:“好好好,既然不必問緣由,這李元的罪名就坐實了?功勞還要不要賞?諸將在遼東要不要用心做事?如何盡忠報效?”
萬曆看著一干老臣,心中大罵,靠你們這些所謂清流嗎?
此時,站在一邊的吏部尚書陳汝華踱步從班列中走了出來:“聖上,臣有話講!”
陳汝華剛剛從地方調入中樞不過月餘,幾乎與李元進入瀋陽是同一天。
雖然身居尚書高位,而且是吏部,但是陳汝華年齡老邁,在朝堂上一般沒有什麼存在感,還不如吏部侍郎韓爌。
但是現在看到陳汝華站了出來,劉一燝有些疑惑:“這陳大人是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