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射禮宴飲,巾幗不曾讓鬚眉(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寧節過後,春暖花開,官家趙禎的病也慢慢好起來。他的病症都歸咎在女道士劉德妙所獻的巫蠱經書上。
百官藉著為官家祈福的機會,打算大辦金明池的開池儀式。葉沛答應劉太后的壽禮,也打算在金明池開池典禮上獻給她。
每年三月初一金明池開池,皇帝會駕臨瓊林苑,觀騎射爭標,錫宴群臣,後宮佳麗、朝廷官員,命婦、家屬都會隨行,有時外國使節也會親臨觀禮。
這一段時間金明池不禁百姓,皇家要與民同樂,百姓踏春賞景,垂釣嬉戲者無數。
因此金明池、瓊林苑,包括整條順天門大街,都是車馬歡騰,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先帝景宗本就子嗣稀少,連公主都沒有兩位,到趙禎這一輩,因為未曾大婚,連個有品級的美人、婕妤都還沒有,更別提子嗣了。
後宮能隨行的也只有太后劉娥和太后養女葉沛了。
今年契丹、高麗、吐蕃、大理、安南等國使節皆來慶賀“長寧節”,一直留到了金明池觀禮,因此今年的錫宴射禮,尤其隆重。
葉沛小時候也來過金明池和瓊林苑,她那時年紀小多半記不清了。
三年前她一個人也偷偷跑來過,因為樓子衿的緣故,她坐在金明池邊大哭一場,那時候多麼落寞,多麼傷心。
不過今日不同往昔,在寶津樓上往外看,不知有多歡騰,多熱鬧。
寶津樓座南向北,建在青石高臺之上,高十丈,寬百丈,飛簷翹拱,巧奪天工,是整個金明池的至高點。
從寶津樓往下望,迎面是駱虹橋,南北約數百步,橋面三虹,朱漆欄螲,下排雁柱,旋以彩幄。
西側立欞星門,門裡立著綵樓,等到爭標開始,奏樂的樂師,歌舞的妓女等都落座於此。
駱虹橋東側為臨水殿,殿前搭出水棚,一排一排侍衛穿著錦襖,攢著絹花,手持金槍,侍立兩旁。
過橋之後水面之上,乃是金明池的中心,有一組樓閣,是水心五殿。水心五殿圍做圓形,有如戲臺,中間呈上百戲。
五殿四周圍列著小船,船上歌舞戲班,林林總總,十分熱鬧。
此時官家趙禎坐在寶津樓正中的朱漆明金大龍椅上,座周圍設御幄,背後是戲龍漆金大屏風。
太后的龍鳳寶座與官家並列,扶手上雕著雙鳳,背後圍著龍鳳呈祥紫檀嵌貝屏風。葉沛立於太后下首。
御駕一到,任守忠宣了“與民同樂”聖旨,樓下及水殿上的歌舞百戲開始演奏、表演。
只見五殿之側,有一隻小船,上面結著小綵樓,樓上開三個小門,露出幾個傀儡小人,船上奏樂,傀儡人偶築球舞旋,稱之為“水傀儡”。
兩側又有畫船,上面立著鞦韆,船尾百戲人表演上杆,在兩丈高的竹竿上飛躍,蹴鞦韆,翻筋斗等動作,稱之為“水鞦韆”。
再有“硬鬼舞判”、“啞雜劇”、“鬥獅豹”,各種把戲,林林總總,不可勝數。
這水戲裡最值得看的,要數“爭標”了。
這金明池本就是太宗時用來練習水兵之所,現在這爭標,就是模擬了水軍軍事演練。
二十隻龍船排成兩隊,由左右飛出,齊競標杆。船上軍士各五十人,都是天青短衣,緋色頭巾,左右划槳,龍頭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人舞旗,船尾有人擂鼓,吶喊聲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