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後沒幾天,竟然傳出參知政事魯宗道暴病而亡的訊息,終年六十三歲。

群臣譁然。

太后親臨祭奠,賜白金三千兩,贈兵部尚書,封諡號“肅簡”。至此,太后劉娥之威無人敢違。

再後半月,“長寧節”的正日子終於到來。

此次長寧節的慶祝活動空前絕後。

一早,太后劉娥便穿上深青色的禕衣大禮服,頭戴花株冠,足著珍珠如意履,升坐崇政殿接受朝拜。

先是由官家趙禎帶領百官為太后上壽。

歷朝歷代的皇帝只拜天地、祖宗,何時為他人下跪叩拜過?

當范仲淹、晏殊等人聽官家要為太后行叩拜禮拜壽時,差點當場撞死。

然而趙禎貴為天子,不顧范仲淹、晏殊等人的反對,以皇帝之名為太后行叩首拜壽,百官隨其身後亦拜,口中稱頌:“恭祝太后長寧萬壽,萬歲千秋。”

緊接著宰相王曾宣讀賀詞,之後,鴻臚寺卿引契丹、党項、安南、大理等國使節依次為太后上壽。

回到後宮,兩位大長公主,既先帝的兩個妹妹,趙禎的兩個姑姑,率皇室一眾公主、郡主、各級官員內眷命婦來為太后上壽。

隨後,葉沛率眾宮人為太后劉娥拜壽,葉沛叩頭稱道:“兒臣祝願母后長寧萬壽,萬歲千秋!”

再之後,宮內大宴百官、命婦、皇親國戚、外國使節等上萬人。官家下旨,全國放假三日,共同慶祝長寧節。

到了傍晚,長寧節花燈燃放。太后劉娥帶著官家及百官登上宣德門城樓觀燈。

只見整個汴梁城龍飛鳳舞,花開千樹,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從宣德樓上望下去正對御街,此時百餘步寬的御街上站滿了百姓。

等太后劉娥及官家趙禎登上城樓,十幾萬百姓同時山呼:“祝太后長寧萬壽”,其聲震天動地,遠傳十里。

之後太后劉娥親手點燃一盞琉璃燈,御街兩旁幾十座鱉山燈火同時燃放,照亮了整個天空,再之後百姓遊覽觀燈,此夜不禁宵夜,熱鬧程度超過了每年的上元節。

劉娥微笑著朝城下揮手,心中感慨萬千。

她眼前突然出現一個場景,與今日的場景重疊在了一起,像宣德門城樓下的走馬燈一樣轉啊轉,讓她分不清今夕何夕……

那是四十年前她第一次來到汴梁城的時候,正巧遇到那一年的上元節燈會。

整個東京汴梁都沉浸在一片喜樂祥和的氣氛裡,到處都是花燈,照如白晝,遊人如織,汴梁城好似沒有夜晚一樣,熱鬧非凡。

汴梁城就是繁華,繁華到劉娥不能想象。各式各樣的花燈擺滿街道,幾十米高的鱉山燈火輝煌,劉娥從沒見過這樣宏偉的巨燈。

街道兩旁高樓林立,買賣店鋪一家挨著一家,商品琳琅滿目。

街上的女孩子們頭上都帶著好看的飾品,蛾兒、雪柳、黃金縷,劉娥看得眼花繚亂。

只穿著一件單衣的劉娥好奇地四處張望,所有的東西都那樣新奇,她的眼睛都不夠用了,哪裡還顧得上冷不冷。

突然,一聲巨大的炮竹聲嚇得她緊緊地抱住龔美……

汴梁城真如傳說中所言,遍地金銀、極多貴人。

為了生計,十二歲的劉娥進了瓦肆為貴人們說唱鼓書,她說了無數古人的故事,她知道了武則天,知道了楊貴妃,知道了漢高祖,知道了楚霸王……

聰明伶俐的劉娥一唱便唱紅了半個汴梁城,她也因此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貴人——時為韓王的趙元休,既後來的宋真宗趙恆。

趙元休對她一見鍾情,強行從龔美手裡買下了劉娥,又因為太宗的反對,劉娥被趙元休包養在別苑裡。

十六歲的劉娥才知道“貴人”難當,那一年,她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她成為了不愁吃穿的“貴人”,可她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失去了愛情,失去了未出世的女兒,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她經歷了太多痛苦。

她才知道那些話本里的愛情故事都是騙人的,命運對她那樣折磨,卑微的她卻不能做出一點反抗。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