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雙法難尋,不負國朝不負卿(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直賢院學士富弼上疏曰:“昔日章獻太后臨朝,陛下受制,事體太弱,而章獻太后不敢行武后故事者,全賴一二忠臣救護之,使章獻不得縱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實忠臣之力也。
今陛下始獲暫安,遂忘舊日忠臣,羅織其罪而譴逐之。陛下以萬乘之尊,貶黜一人為小事,然所損之體則極大也。”
又有疏奏曰:“陛下親政,國朝才安,宮內不可容效仿章獻太后之人,如此做為無異於飼虎於榻側,陛下今後無一日可安枕。若陛下因郡主而與首府之臣產生嫌隙,則罪在郡主。臣請陛下速速為其賜婚,令其出宮自居。”
有人則不明表態,婉轉說道:“樂安郡主聰穎明慧,侍奉章獻太后有功。如今已到出降年齡,應由宗正寺出面尋媒,挑選天賜良配,擇日出宮立府。”
趙禎手裡握著這一份份奏摺感嘆,“沛兒,我只想娶你,為何這樣難?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國朝不負卿!”
葉沛在深宮中不知前朝之事,過了幾天卻突然看見抵報上寫著:宰相范仲淹貶為河中府通判。她大驚,急忙趕去勤政殿面聖。
“六哥哥,範相公所犯何罪要將他貶黜?”葉沛急切地問。
“你不要多問!”
葉沛又說:“官家,範相公可是輔佐您親政的首功之臣呀?”
“說了你不要多說多問,回棲鳳閣去!”趙禎臉色已經變了。
葉沛卻不走,堅持說道:“陛下,請您收回成命,您適才親政,還需要範相公這樣的人才輔佐幫助,不能因為其他人的一兩句挑撥之言就貶黜功臣良相呀!”
趙禎怒道:“朕還沒有立你為後,你就要干政不成?”
葉沛跪下叩首言道:“就算陛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要責罰我,我也要勸陛下施仁政、明明德!”
“來人,樂安郡主恃寵生嬌、無事宮規,責令禁足棲鳳閣,沒有朕的命令,不許放她出來。”
“六哥哥!難道你才親政,就聽不進別人之言,要做一個昏聵之君了嗎?”
趙禎氣得怒不可知,大聲吼道:“陳忠意!”
陳忠意趕快勸葉沛道:“郡主,您別說了,官家自然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等官家氣消了您再來勸吧,此時只是火上澆油,於事無補呀!”
“不用你拉,我自己能走!”葉沛甩開陳忠意的手,大步回了棲鳳閣。
看著葉沛離開的背影,趙禎不怒反傷,“沛兒,難道你真的會像他們說得那樣,將來也會有野心,也會背叛朕嗎?如果你的權利足夠大,再遇到今日這事,你會不會直接頂撞朕、違逆朕呢?我是不是真的該娶一個無能無為的皇后?”
可是這件事還遠沒有結束,越來越多計程車大夫上疏上諫,都指責葉沛,言明範仲淹忠心不二,官家不該貶黜忠臣。
貶黜范仲淹之事如同麵糰般發酵,越來越膨大,每日奏摺如雪片一般,弄得趙禎頭疼不已,甚至連常規的政事也耽擱下來。
為何皇帝連貶黜一個朝臣都不能自己做主?
原來,宋朝立國,太祖趙匡胤為防止後世子孫不肖,也為了防止宰相或太后專權,設立諫院,建立臺諫制度,他們可以彈劾官員以約束他們的行為。又定立官員不以言治罪的基本國策,因此諫官都非常直言敢諫。
朝臣的力量是強大的,正因為這股力量,當年章獻太后不能行武后之事,官家趙禎沒有失去皇位。如今也因為這股力量,他不能為所欲為貶黜朝臣。
君臣對立,日常的政事得不到及時處理,很多社會矛盾便暴露出來。
趙禎本就剛才親政,很多事情還不熟悉,加上輔政的范仲淹離去,朝廷上的事情也變得一團糟。百官抱怨,民怨沸騰,官家趙禎變得焦頭爛額。
六月,天下大旱,蝗災蔓延,河中一帶災情尤其嚴重。此時范仲淹已經到了河中府上任,為了安定民心,他奏請朝廷派人視察災情,開倉放糧。
可是官家趙禎為了立後一事愁腸百結,也加上沒有經驗,想不到其嚴重程度及帶來的嚴重後果,並未予以理會。
同月,萬壽大長公主生辰,樂安郡主葉沛奉官家之命進府為其祝壽。
這萬壽大長公主是太宗的第七女,也就是趙禎的姑姑,輩分很高。她年少時不喜奢華,遵從孝道,被傳為女子典範,常常被人津津樂道,連葉沛也知道她的幾件事跡。
據說太宗在世時,一次,太宗把幾個女兒都叫到身邊,讓她們挑選宮中的奇珍異寶,藉此觀察公主們的志趣愛好。這位七公主竟然一件也沒有拿,連太宗都讚歎這個女兒不凡。
七公主八九歲時,父皇就去世了,她的兄長真宗繼位,封她為萬壽長公主,後來她下嫁給右龍武軍將軍李遵勖為妻。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