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雖然珍貴,可自視甚高,官癮很大的就沒必要放進來了。

就算科研衙門,也需要一定的行政後勤方面的人員,可這批人是按研究者的標準錄取的。

既然官癮那麼大,就去考秋闈啊!

“的確,提前說好的話問題不大。”呂熾點頭。

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至於書院到底放在哪裡,誰來任教什麼的,自然有三公和尚書檯頭痛。

孫暠作為大吳皇帝,給出一個方針,就有人要為他落實,這就是皇帝的特權。

若非如此,這皇帝當起來,還不如普通世家豪族舒服。

鬧騰的這些人,除去年紀太大的,基本都選擇入讀書院。也同意從事研究,甚至是教學職務。

只是這又引起一部分考生不滿,他們也覺得自己在某個領域有能耐。

孫暠大手一揮,讓這部分人參加考核,透過也可以入讀書院,不透過就十年內不能參加秋闈。

不說,還真收攏到一兩個漏網之魚,只是更多人十年內無法參加秋闈。

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這輩子算是廢了,畢竟十年過去,他們早超過三十五歲了。

事情雖然鬧得沸沸揚揚,可一點都沒有影響到科舉的進度。

畢竟進入書院就讀,和參加科舉是兩碼事,並不影響什麼。

也不說多幾個人入讀,科考就要少幾個名額。

“接下來的三天,我們都要被關在這裡?”龐統看向眼前的考場,三天三輪考試,活動都在很小的一個範圍裡面。這不僅僅是對學識,更是對心性的考驗。

“有一日三餐提供,有基本都被褥和枕頭。上廁所需要向監考申請,最重要的是,祈禱別分配到靠近廁所的考間。”諸葛亮幫忙科普,這些都是諸葛瑾告訴他的。

“洗浴呢?”龐統詢問。

“可以要水簡單擦洗身體,洗浴就沒了。不過我們本來就是考試的,也不是來享福的,大家的條件都一樣,也不好說什麼。”諸葛亮回道。

龐統當然也不反駁什麼,只是多少有些感慨,孫吳這邊,士人的待遇有些低。

他卻不知道,自己這一批還算幸運的。再過個二十年,當教育普及下去,大量畢業生出來,然後一起參加科舉,到時候競爭才是真的激烈。

考題難度肯定會不斷提升,錄取人數卻下降不少,最後幾萬幾十萬人爭奪那麼百來個名額。

很巧的是,這數字和孝廉制能推舉的總人數差不多,只是‘郎官’更優秀而已。

華夏文明就那麼有意思,看著每個時期都不一樣,可總有種承上啟下的意味。

最無奈也是這裡,哪怕跳出某個小迴圈,卻依然跳不出最大的那個迴圈。

歷時三天,原本意氣風發,風流倜儻的俏郎君,出來也是蓬頭裹面,一股酸餿味。

考得不好的,整個人瘋瘋癲癲,配合那樣子,像極個瘋子,也有可能是真的瘋了。

“哈哈,孔明,你……”龐統笑吟吟的看向諸葛亮。

“別提了……”諸葛亮搖了搖頭,燻了三天,只覺得那股茅坑的味道都要醃入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