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秋闈遇挫(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亮會安排在臭號這點,孫暠真不知情,甚至呂熾也沒有刻意針對誰。
不排除是敵對派系,專門針對諸葛瑾,政治鬥爭有時候也會那麼小家子氣。
“這個諸葛亮有點水平啊!”孫暠調取諸葛亮和龐統的卷子,當然是考官批閱完畢之後的事情。
自從知道諸葛亮和龐統,居然也來參加這次秋闈,他就很好奇他們的答案。
多少也有些詫異,畢竟兩人年紀都不大。
諸葛亮被送去荊州,拜入水鏡先生和龐德公門下,好像也沒幾年,就已經可以參加秋闈了?
不,大概只是來探探路。不過就算是探路,他們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答題。
只是他們的答案太稚嫩,甚至有些理想化。同時又走不出固有框架。即是‘現有條件下,還算不錯,但還遠遠不夠’的程度。
“三榜問題不大,只是要不要讓他們上三榜?”孫暠在猶豫,揠苗助長不是好事。
兩人都是真正的天才,無論從現在的表現,還是看過的‘記憶’。
早些時候,甚至還擔心諸葛亮是個堅定的保漢派,現在看來‘保漢派’的人設還沒有形成。
也有可能他本來不是什麼保漢派,只是正好投奔劉備而已……
……………………分割線……………………
十天的批閱時間結束,隨著放榜之日的到來,考生們翹首以待,目光都集中在考場的大門。
隨著大門緩緩開啟,有兩三個小吏帶著巨大的榜單出來,更有近百名士卒,在驅趕聚攏的人群。
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三榜的名單,就算如此,希望這上面能有自己的名字。
天才到底是少數,自視甚高的也並不多。嘴上說不在意的,也在時不時瞄向這邊。
“中了,我中了!”有人在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諱和考號,在確認三次後歡呼起來。
《五代河山風月》
“看他得意的樣子,不過是三榜而已……”有人調侃,只是這話多少有些酸溜溜的。
三榜的確不是什麼好的榜單,大多都是在地方擔任縣吏,最多就是偏遠的縣長或者縣丞。
只是和以前不同,上了三榜,就相當於以前有了孝廉的身份,算是正式步入仕途。
以前也經常有人,被太守或者縣令,任命為縣吏或者郡吏,只是那屬於臨時編制。
可能下一個太守上來,就可能不用你了。
只是好歹先佔下位置,才能好好表現自己的才能,讓更多人注意到你,在拿出足夠的成績後,某一年舉薦孝廉,可能就有自己的份,比如朱儁就是這樣。
也有混不下去,另外找機會的,比如程普就是這樣。
他原本就是郡吏出身,在孫堅討伐黃巾的時候,也毅然投入他的麾下。
就說現在,好歹也是安北將軍,這也是他故意讓賢的結果。
若當初是孫策上位,而且保證不死,如程普等孫堅舊部,至少也是軍團長一級的存在。
秋闈制度,說穿了,就是把原本的臨時工編制,也給拿出來作為正式官職。
這一次不算,三五次之後的中榜人數,將和以前孝廉制每次選拔出來的總人數相差無幾。
其結果就是地方豪紳,無法透過巴結太守或縣令上位,甚至子承父業,降低豪紳對地方的把控。
不如說,這才是孫暠的主要目的。
官員的晉升週期會拉長,畢竟以前的郎官,一到地方就是縣令郡丞,對基層情況基本不瞭解。
如今多一兩輪篩選,最終上去的,要麼是才華橫溢,要麼就是勤奮上進的。
絕對的公正當然做不到,歷朝歷代都做不到,畢竟人情摻雜其中,保證大部分如此就很不錯了。
連基層是什麼情況都不瞭解,就在地方豪紳的忽悠下,各種瞎操作,瞎指揮的昏官,孫暠不希望出現在大吳。
為此他降低經學方面在科考的比例,就是希望考生能多瞭解其他領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