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張紙,“唰唰唰”地寫了一封信,送了回去。

內容很簡單,他只接受全面歸附,併入華夏統治範圍,接受華夏官府的管轄。

否則,就繼續開戰,打到最後一滴血都流盡為止!

同化的方法有很多,先征服,然後再強制進行文明洗禮。

有那麼二十年,基本能把二代三代調教得很不錯,只需要一百年,可能就是個少民。

再狠一些,徹底讓他們放棄民族語言,習俗和傳統,可能一百年就已經能完全同化過來。

這樣不比把自家姑娘嫁過去,然後慢慢同化快?

尤其西漢嫁過去的公主貴女,結果新朝建立,她們的處境尷不尷尬?

皇朝隨時會改變,不在皇朝改變前,把人同化進來,那內戰的二三十年,原本同化差不多的胡人,又會重新‘野’回去,相當於二百多年白瞎。

“不行,這山越的問題要早點解決。再打個十年二十年的,同化又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還不如早點都給滅了。”孫暠覺得不能拖下去,難得今年開春沒有戰事,至少北線不戰事。

華夏周邊,可不僅僅是山越,還有板楯蠻,五溪蠻,南中蠻,羌人,鮮卑,烏桓和南匈奴。

再往東北一些,還有扶余,高句麗和三韓。

與其到時候統一面對,還不如逮著一個先滅掉一個,這樣反而省時省力一些。

主要還是彭越來求和,讓他意識到,徹底消滅彭越的機會,已經到了!

於是把張昭,劉曄等人叫過來,說出自己的想法。

詢問他們,若要全面對彭越開戰,當如何?

“就揚州的物資儲備,完全可以支援主公三個月的用度。兵力,不算會稽那邊的,大概還能再支援五千人。”張昭回道。只是有些疑惑,為什麼孫暠突然要對彭越出兵。

這幫傢伙在武夷山脈一帶活躍,那裡的地形錯綜複雜,主要是原始山林太多,路不好走。

以前的大漢朝廷就奈何不了,只能承認閩越國。

透過閩越國,來管理這些山越部族。

“不需要那麼多,公覆在南方守著,我們在豫章方向打過去便是!”孫暠表示,“人數方面,三千人足矣,最多不超過一個月,我就要讓彭越滅族!”

“那物資肯定是充裕的。”張昭點頭,也是鬆了口氣。

今年有不少的錢糧,都送到徐州,支援徐州進行災後重建。

不過誰讓揚州最近兩年大豐收,這糧食儲備可是逐年增加。

不如說,沒有世家豪族故意壓制糧食產量,再加上新的農業技術不斷投入,水利灌既也在不斷完善,這樣都不增產,那才真的怪了!

如今在揚州,糧食和魚這兩樣東西,基本是最不缺的。

再窮的人,都能買到一兩條魚,給晚餐加菜。

有了蛋白質的加入,百姓的體質也在慢慢變好。

體質好了,就能做更多的工作,就有更多的錢,甚至可以買點肉,然後這樣不斷良性迴圈。

孫暠甚至不懷疑,最多四十年,整個江南的百姓,平均身高至少能提升一寸左右。

糧食不缺,甲胃孫暠可以自己買,再說本身江東的作坊產出也不低,品質也在逐步提升。

士卒更不必說,尤其祖衝過年的時候已經調回來,正想著什麼時候能再好好打一仗。

“吩咐下去,丹陽,吳郡,會稽,豫章和廬陵的太守,讓郡兵好好守住下山的道路,收拾那些逃竄的越人。同時,集結三千士卒,我親自率軍,自豫章殺向武夷山!”孫暠當即下令。

之前寫的信函也有用,若對方感受到孫暠的決意,說不定能逼迫對方快點投降。

這樣都執迷不悟的話,那麼孫暠自然會讓他們嚐到苦頭。

尤其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地理優勢,在他‘風龍洞察’的觀察下,將徹底無效!

看\三國:孫吳我做主\就\記\住\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