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桓階(第2/3頁)
章節報錯
“哈哈,說起來,當初使君也在場。”桓階一愣,隨即笑道。
孫暠聞言,倒是想起來。
當時自己就孫家產業的事情,向孫堅彙報。
到衙門的時候,正好遇到孫堅要舉桓階為孝廉。
要說,兩人是見過面的。到底過了五年,有些陌生而已。
“伯緒,你若來何必參加對策,直接過來找我就是了!慢著,你怎麼會在這裡?”孫暠有些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前面說過的,他還做不到榮辱不驚,喜怒無常。
“使君既然喜歡對策選士,桓某也當遵守規矩。”桓階回道。
“行,這可是你說的!”孫暠笑了笑,坐下來檢視桓階的這份答卷。
只能說很好,闡述各行也之間的配合與朝廷的關係,唯獨是商賈,桓階認為不應該鼓勵,也不應該打壓,應該規範。
除非,把天下商賈都收歸己有。
類似鹽鐵專營的概念?
孫暠點了點頭,理論不錯,難得卷面整潔,沒有過多贅言。
這是個幹實務的料,記得沒錯的話,歷史上他在曹魏那邊可是當過尚書令的。
東漢末年,先帝提升了尚書檯的職權,讓它什麼都能管,相當於得到一部分三公的權力。
換個角度來說,只要尚書檯不亂,那麼三公換來換去也不影響什麼。
難怪敢把三公拿出去賣,還順便有點天災人禍就就革職。
一方面不心痛,反正錢也收了;一方面也是噁心這些儒家門徒:看,這是你們說的天人感應。
曹魏在這方面進一步加強,這意味著尚書令幾乎相當於三公,甚至比三公還要重要。
“稍微屈才一些,過來州府當個書左如何?”孫暠提議,文書工作方面,他一直缺人。
“願效犬馬之勞!”桓階回道,孫堅對他有舉薦之恩,也可以看做他是孫氏的門生故吏。
孫暠這邊發展不錯,他也樂於過來效力。
“對了,伯緒是怎麼來這裡的?”孫暠自然沒忘記這個問題。
“早兩年回家奔喪,路上聽聞府君去世的事情。守孝期間,卻是收到訊息,使君自涇縣起家。本想來投,因故拖延了兩年。”桓階回答道。
荊州不服氣劉表的並不少,更別說劉磐封鎖了前往豫章的水路和陸路。
他只能走南陽南下,結果南陽那邊,又發生動亂,張繡割據那邊,鬧騰了一陣。
汝南更不必說,汝南有黃巾遊弋。這次過來,還真的是繞了好大的圈子,才過來的。
“伯緒,好好幹,我看好你。”孫暠笑道。
“哪裡哪裡,既然出仕,當盡好本分。”桓階謙虛的回道。
孫暠是真的開心,這意味著孫氏舊部派系又多了一名干將。
尤其,他是真正意義上的文臣。
其他吳景也好,朱治也罷,當個太守已經快喘不過氣了。
不如說,若非怕別人不服氣,孫暠可以直接任命桓階為吳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