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桓階(第1/3頁)
章節報錯
透過繼承過來的歷史,孫暠知道這個時代有許許多多傑出的人才……
或許也沒那麼多,畢竟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有九公二十七卿,下面的官員更是一大堆。
原本一百個人爭奪一個位置,現在三十個人爭奪一個,自然有更多的人脫穎而出。
換言之,這個時代並不缺人才,只是缺乏發掘他們的手段。
既然是這樣,那麼為什麼不選擇,跟自己站在一起的?
孫暠可沒有,那什麼名人收集癖。
尤其是孫吳實力,由於人才貴乏,三公九卿,以至於大部分‘人才’,都是有水分的。
很有意思,不到兩個時辰,已經有十幾個人交卷。
“很遺憾……”孫暠一眼掃過去,然後對交卷計程車子搖了搖頭。
物盡其用,也不能太湊合。
眼前這位還有上升的空間,那就讓他好好再學習兩年。
反正,對方也才三十七歲。
好吧,孫暠的確是有些嫌棄對方的年齡。
三十七歲就算當個小吏,這輩子大概也都是個小吏。
一代傳一代,三代內或許能出個縣官。
問題是孫暠寧可把機會,留給更需要它的年輕人。
當官不是唯一的出路,除非其他工作能賺到更多的錢,而且不會被人隨意的找藉口拿走。
哪怕是富甲一方的官員,都有可能被官府‘宰肥羊’,不得不支援一些讀書人。
就呂熾查到的結果,有些商行明著是某個世家大族的人,實則暗地裡也在支援一些讀書人。
《獨步成仙》
尚賢館裡面,超過21%計程車子,背後都有商人的影子。
另外65%以上,來自世家大族。
真正寒門或普通百姓,且不接受任何人恩惠的,只有可憐的14%。
比如說……孫暠看向還在埋首奮筆疾書計程車子,那個叫做闞澤的,記得沒錯也是個名人。
相對的,他的同伴就完全沒有印象,比步騭那個好友衛旌還要沒有印象。
實際上,孫暠拿起一份答卷,這就是那人的答卷,孫暠讓他好好努力。
很遺憾,博學強記方面還可以,只是總覺得,這份答卷有點抄作業的意味。
把許多知識點‘縫合’在一起,還沒有很好的糅合起來。
對某些點的闡述,文筆突然下降許多。
真讓人不由得懷疑,之前那些知識點,他是不是在別的地方聽來的。
為了上進走點捷徑可以理解,抄作業都不會抄,要是不給面子的話,永不錄用也是正常的。
“桓階?閣下便是桓伯緒?”當有個士子把答卷送上來,孫暠看了眼名字,當即起身。
長沙臨湘人,孫堅舉的孝廉,被朝廷任命為尚書郎。
可惜的是,他沒有投入孫堅麾下,自然的,也不算孫堅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