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中興大漢,太累了,隨意吧!

若真的改朝換代,可能也是天意如此!

“如此再拒絕下去,卻是下官的不對了。”孫暠在心裡嘆了口氣,還打算讓劉繇多背鍋個幾年。

至於表面,則是一副為難的表情,不露任何破綻。

對,他的演技已經突破到了‘大成’級別。

如今是裝什麼像什麼,彷彿人格分裂一樣。

不過演戲這玩意,體驗派如果控制不好,說不定真的會沉入某個角色,回不來了。

支援他能夠千變萬化,卻還能保持理性的,正是他那22點的精神值。

有時候他真的很羨慕孫策,能夠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有什麼想法,都直接寫在臉上,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

文士最喜歡這種君主,容易看穿,捨得放權。

武將也喜歡,畢竟沒那麼多算計,容易相處。

實力再強點,一口一個大哥不含糊!

刺史轉讓這種事情,事關重大,孫暠表示要從長計議。

在劉繇的要求下,好歹定了個時間,儘快……

好嘛,一個月內給出答覆。

只能說不愧是劉繇,孫暠這點官腔,對方根本不上當。

回到府衙,自然一堆人圍上來,好奇劉繇到底有什麼要事找孫暠。

孫暠看了他們一眼,嘆了口氣,把劉繇的想法說了出來。

不出所料,一個兩個面露喜色,祖衝甚至歡呼起來。

程普和祖茂,也是露出欣慰的表情。

兩年的時間,孫暠從縣令迅速提升為州刺史,這升遷的速度,的確夠快的。

“好了,既然已經答應了使君,那麼就早點做準備。什麼時候合適,需要什麼儀式,都給準備妥當了!最後,手頭上的工作,可不要耽誤!”孫暠沒好氣的說道。

大家都在等著他更進一步,畢竟只有他更進一步,跟著他的眾人才能更進一步。

就說這次,他成為刺史,那麼大家都成為州官,那麼丹陽郡就要另外安排太守。

否則哪有一州刺史,還兼任一郡太守的說法?

於是空出大量的職位,又不知道多少人要升遷。

與其說自己兩年就從縣令到刺史,多少人跟著自己,從白身到郡吏的。

可惜將軍職位還是破虜將軍,這種雜號將軍,硬要說也可以開衙設府,只是很勉強,也容易引起別人的厭惡。

真的開衙設府,他那幕府的幕僚們,也能稱呼他一聲‘明公’了。

其實‘主公’也挺好,和歷史和規矩無關,純粹是聽著舒服一些。

事關孫暠當刺史的事情,大家自然爆發出很高的熱情。

最先行動的卻是呂熾,開始宣傳劉繇讓揚州的事情,先讓輿論預熱一波。

期間孫暠幾次與劉繇出行,檢視各郡的情況,尤其是吳會兩地的重建。

讓大家都明白,劉繇讓位是自願行為,並非孫暠用了什麼手段逼迫他讓位。

只是朝廷任命的刺史,把刺史職位讓給別人,這點合不合規矩。

於是又有人跳出來說,隔壁徐州不就這樣,有意見和陶謙抱怨去?

能抱怨才有鬼了,陶謙讓位沒多久就過世了!

“伯符,聽說劉使君要讓位給孫伯彥了?”廬江郡內,陸康設定家宴招待孫策,兩人相處一段時間,他對這個後生很滿意,“老朽想著,要不,把廬江太守之位,讓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