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都快忘了還有這麼一回事,是這樣的,劉公子,聽說你有一批匈奴人的首級要處理?”

楊縣令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氣的劉和牙癢癢,程猛都在你身後寸步不離的跟著了,你還能忘記這事情不成?

不得不說,大漢是浪漫的,漢帝國從來不缺少班超那樣能投筆從戎,渴望建功立業的文人。這些人與之後歷史中,被徹底磨平了稜角,被用來制約武人的文人不同。

但大漢也是野蠻且有血性的,人頭是軍功最好的證明,京觀是耀武揚威的資本。

哪怕是楊縣令這樣的世家出生的人,對於帶著血跡的功勞,也是極為渴望的。

“怎麼,你想要,儘管拿去吧。”

劉和在這事情上倒是沒有討價還價,作為現代人,他打心底裡接受不了那玩意。這不是功勳不功勳的問題,這是作為一個現代人最基本的底線。

如果有機會,他一定會把那位“泰山捧日”的程昱狠狠的打一頓,吃人這事情,真的是人能幹出來的麼?

“您大可放心,這功勳不不白拿您的,我見您的部曲缺身新衣,您看咱這倉庫裡面的布匹你可以拿一些。”

楊縣令臉上的肥肉顫抖著,彷彿在抑制著什麼,他是生怕劉和不接受。畢竟五十多個匈奴人的首級,那可是不小的功勳。

出乎他意料的是,劉和擺擺手,示意都給他了。布匹嘛,這不是瞌睡了送枕頭的來了。

布匹在古代賦稅中佔的比重也確實不小,但實際這部分賦稅的消耗速度和糧食比起來那可就差遠了。

現在的楊縣令更像是一個生意人而不是一位朝廷的縣令,他正在積極的培養屬於自己的力量。劉和完全有理由相信,真要讓他這麼搞下去,中原軍閥這位也是極有可能的。

只不過這個地方確實不太好啊,距離兩京太近,還夾在關東諸侯和關西群閥之間,自保有餘,拓展不足。

楊縣令則是很願意相信,有了這些首級,他招募的那些士兵計程車氣,提振起來也是極快的。

翌日,晨光熹微,整整裝了十幾輛大車糧食的朝廷使者和楊縣令告辭。馬日磾在叮囑了幾句這位在外為官的世侄之後,輕飄飄的回到了自己的馬車上。

於是在一眾豪強們怨恨的目光中,楊縣令和劉和這對狐朋狗友相互道別。

“府君,回吧,送人千里,終有一別啊。”

劉和也嘆了口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楊寵是他來了這個世界以後,相處的最好的一個朋友。

“嗯,你也保重。”

楊寵低下頭,輕輕抹了一把淚,畢竟對於古人而言,每一次告別,都有可能是永訣。

“在這裡好好幹,以後河清海晏了,以後這裡就是咱們兄弟的大本營,到時候一起馳騁這京畿。”

劉和安慰著楊寵,也像是在安慰自己,畢竟他的前途,也是未卜。

“嗯。”

楊縣令點點頭,隨後目送劉和翻身上馬,一直消失到天際線。可就在這時候,他卻看到不遠處有一騎直奔他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