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州城。

一座被放棄的城池。

城門被破壞了,城牆也都是斷壁殘垣,到處都是被燒過後,留下灰悶悶的印記。

城池裡面的屋舍,大多坍塌,讓人無法行走,要攀爬跳躍。

蒙古臺吉們和大周遼西守軍盟誓,共同對抗蠻族,此訊息猶如長了翅膀一般,散佈到了草原各地。

義州城原來的大周的,後來被蠻族攻破,落到了蠻族的手裡。

在義州城剛被攻破的時候,蠻軍全力圍攻北鎮。

當時很多草原上的牧民,得知義州城外遺留的物資,大著膽子趕來想要運回去。

結果突然被蠻族軍隊痛擊,不但沒有得到想要的物資,反而留下了不少的人命。

以致於去年年底,蠻族突然離開了義州,長城外的蒙古牧民們,卻仍然不敢來空無一人的義州城。

不過現在形勢不一樣了。

得知訊息後的牧民,想要趕在大軍前,來搜撿一番,能不能得到一些可用之物資。

門板什麼也是好的。

不可計數的牧民,站在殘恆之上,四處眺望著,尋找內心覺得值得開挖的地方。

有的牧民在義州城忙碌了一番,什麼也沒有找到,還有更加膽大的牧民,嘗試去北鎮碰碰運氣。

以三岔河分界。

一邊是遼東,一邊是遼西。

蠻族雖然佔領了遼西的北鎮,義州,錦州等重城,但是考慮後勤以及防禦等因素。

雖然打下了這些地方,卻並沒有投入力量維持。

忠順王沒有到任之前,殘餘的遼西守軍,連最靠近的錦州城都不敢駐守。

錦州城破,各地兵堡被毀,擔憂蠻族復攻,只在錦州城牆上插上了大周旗幟。

更不談更遠的義州,北鎮等城池,連去插旗幟都不敢。

忠順王到任之後,考慮形勢,北鎮和義州沒有收復,但是門口的錦州城還是能收復的。

對於遼西守軍收復錦州,蠻族並未作出回應。

且從去年年底,蠻族反而徹底放棄了北鎮和義州,人口全部遷移回了遼沉。

這些地方如今都是空城。

忠順王來遼西不久,才熟悉了遼西的軍情民情,對蒙古的臺吉們沒有打過交道。

在寧遠關外,和蒙古各部落盟誓,共同對抗蠻族,並賞賜了大量的錢財。

賈鑑所向蒙古做出的承諾,忠順王並沒有否認。

他帶領總兵劉英,趙雍,參將李堅,遊擊將軍程之信,守備朱振杰,寧隆雄,遼西守軍萬餘人。

從寧遠出發,途徑錦州,並巡視了廣寧右屯衛城,最後北上經過十三山驛,閭陽驛。

然後就接觸到了蒙古人。

烏濟吉特部,翁吉喇特部,扎魯特部,巴約特部,巴林部,哈喇慎部,敖漢部,拱兔部等。

喀爾喀各部落,察哈爾幾部。

大臺吉粆花,煖兔,粧南,圖岱都喇勒,伯要子,額伯革打皇臺吉,罕孛羅勢,歹青等。

小臺吉鍾嫩,桑噶爾齊,王達子,賴蟒,獐兔,額伯革,打大成,孛兒敗,伯言兒,抽扣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