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戰起(第1/4頁)
章節報錯
唐清安騎在高大的馬匹上面,二十五歲的他,不管是精力還是身體,都在邁向巔峰的狀態。
哪怕這兩年的養尊處優,卻並沒有忘記鍛鍊。
因此身上的金色鎧甲,沒有需要改動的地方,和三年前一樣的合身,顯得整個人威勢十足。
行動的大軍,保持著安靜,上萬人的隊伍裡,只有腳步的聲音,和盔甲武器碰撞的聲音。
在唐清安身邊,有軍司的謝友成,徐輝,支使馮勝之,主判官顧應時。
然後就是參將李道信,郭英,親衛營將領萬三,王本。
負責朝鮮軍的將領陳凱武,劉興祚。
以及朝鮮督軍林之遠,府使權申旭,將領盧順義,高金權,柳以全。
四名奔走陳德言,賈鑑,柳湘蓮,陶傑。
陳德言雖然很少出現在金州,但是他多年來,負責金州在京城的朝堂關係。
且是平遼侯從小的結拜三弟,不論是資歷,還是威望,都不比旁的人少。
柳湘蓮前番在金江鎮各位大老面前,講解陝西民情,其才能也獲得眾人認可。
陳德言沒有什麼感慨,倒是柳湘蓮。
第一次在這種大軍之中,且身居核心的地位,如何又能不興奮呢,只覺得整個人都被熱血而包裹。
“其餘方面效果很好,唯獨最後面,將軍提出要善待歸順的蠻民,不論是士兵還是百姓,很多人無法理解。
甚至有人喊道要殺盡蠻人,以絕後患。”
支使馮勝之,向將軍提出了下面的人,他們內心的疑問。
今時不同往日,唯獨馮勝之幾人,還保留著初心,什麼問題都直接詢問唐清安。
其實就是這群人裡面,也有人反對將軍告示中的最後部分,但是沒人敢出聲。
唐清安當然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
要論對事物認知的高度,唐清安可以非常確定以及自豪的說,這裡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三歲上學,二十二歲畢業。
古人說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爭夕。
而他穿越前的時代,孩子讀書最少的都在九年,九年是一條紅線,是義務教育。
更多的都是在十五年,乃至十九年,甚至二十多年的讀書生涯。
只閱讀量上,任何一名普通的孩子,都能超過古代大部分讀書人的水平。
不過當然有優勢就有劣勢。
人情世故這一塊上,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基礎,當然比起以宗族為單位的社會基礎,不受重視一些。
人情世故。
也不是全好,有時候沒有才更好。
“人的一生,他所有的一切,力氣,精力,身體都會快速的枯竭,唯獨一樣東西,它永遠的不變。”
聽到將軍沒有回答,而是講起了大道理,在場的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將軍雖然才年輕,但是以他的成功,值得眾人聽取他的教導。
“學問不會變,可以不斷的學習,讓自己的學問越來越精深,加深自己的認知。
認知,能決定一個人的眼界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