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何人最期望天下太平?”

唐清安不等林如海說話,一邊沉思,一邊露出堅定的眼神。

“從大澤鄉陳勝吳廣發動的起義,喊的口號是伐無道,誅暴秦,乃至千年間。

不可計數的農民起義,都是以安民,均田等為目標的口號,。

沒有一支真正的農民起義隊伍,是以要做皇帝而吶喊的。

反倒是皇室,世家,官宦子弟,武將等,造反大多都是以做皇帝為目的,打出的旗幟。

這說明了什麼呢?”

金江鎮的文武,機密都在此處,乃至學問最深的林如海。

唐清安的目光炯炯有神。

沒人回答。

眾人摸不清楚平遼侯的心思,不知道他為何在這事上如此慎重,如此長篇大論。

唐清安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認識什麼是民心,才知道民心的威力有多麼的強大。

唐清安自認為自己不是聖人。

至少脫離不了低階趣味四字。

他以前認為自己應該接近了聖人的地步,可是見到了真正的美色,此一道上他就完敗。

是好事。

因為他也認清了自己。

有些事,他看過,卻的確做不到。

雖然某些事不在了,可某些思想一直陰魂不散。

在某個大變以前,有人敢說不要皇帝,大家會說此人是瘋子,當某個大變以後。

還有人說要做皇帝,大家也會說此人是瘋子。

但是這些思想明面上不在了,卻一直都在。

唯我獨尊,我說了算,作威作福,為所欲為。

這等權勢。

當真的降臨之時,誰敢說自己能拒絕之。

皇帝的原生地,這片土壤揮之不去,驅之不散,附著在許多人的身上。

遇到了適當的氣候,適當的溫度,就可以發病。

所以唐清安有自己的謀劃。

關於自己的未來,金江鎮的未來,乃至於民族的未來。

儒家。

是要大改的。

不過此事不好輕動,動則天下為敵,至少現在金江鎮的認知,絕對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