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入京(第1/4頁)
章節報錯
樸周源不同於一般的朝鮮兩班貴族,是一名異類,對官場不怎麼上心,反而注重民生。
大周國為上國,文化乃是世界的中心。
不論是蒙古,安南,朝鮮,日本等等國家,都受到其文化的影響,朝鮮則全盤接受。
大周民生凋零,可是對比朝鮮,仍然是遠超於朝鮮的。
哪怕是歷史上崇禎時期,國內的文化,經濟,科技,農業等等,都遠不是朝鮮可比擬。
至少崇禎十年後,南方還是如此。
這也是樸周源困惑的地方。
明明全盤學習數百年,為何朝鮮還是這般的落後,不光國內民不聊生,國外也都能欺負。
日本比朝鮮國土強大,人口繁多,大周更不提。
那蠻族在赫圖阿拉時,才三十餘萬人口,數萬之兵,為何就能壓迫朝鮮呢。
還年輕的樸周源,心中留有抱負。
他想要好好的看一看金江鎮,看一看上國,希望從中找出解救朝鮮的道路。
可是年輕人心中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為了早日到達京城,使者團日夜兼程,渡江涉水,克服艱難。
先是到了鎮江。
鎮江的軍兵沒有因為其是使者團就放行,仍然嚴格的檢查使者團的物品。
哪怕是用來向上朝朝貢的貢品,也一一清點入冊。
幾位有品級的朝鮮官員免於搜身,其餘的不論何人,都被披衣摸胯,解視行裝。
一番大動下來,使者隊伍亂成一團,各自皮箱紙匣狼藉草莽,爭自收拾。
樸周源雖然是使者的弟弟,卻沒有特殊對待。
他倒是不怎麼在意,唯獨對鎮江兵摸胯這一塊,感覺十分的羞恥,特別是身旁明顯有不少朝鮮兵。
這些在朝鮮地位低下的軍戶,看著這些穿著長衫,國內趾高氣揚的貴人,狼狽不堪的模樣。
雖然臉上沒有笑,眼睛裡卻笑意十足。
如果沒有這些朝鮮兵,樸周源還不覺得被冒犯,正是因為這些人在,他臉上羞怒通紅。
可是又無能為力,只此一事,就把他打擊的灰心。
鎮江乃軍事重城,所以不招待朝鮮使者,朝鮮使團要麼繼續趕路,要麼城外紮營。
見天色還早,使者團選擇了繼續趕路。
結果沒走多久,春雨突降。
使者團又連忙安營扎帳,可是帳篷雖然搭起來了,地上全是泥漿,無處落腳。
又有野外蚊蟲肆起,不敢掀開帳篷簾子,導致帳篷內熱氣飆升。
樸周源是使者的弟弟,不需要做活,雖然煩悶卻輕鬆些,不像雜役們。
不但要照顧貨物,還要尋乾柴等各事,在雨中狼狽不堪。
雨停了,天也黑了。
第二日。
使團繼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