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脈的餘脈,越往南越狹長,一直到新金一帶,延伸大海之中。

新金外的欒谷山就最南邊的幾處山了,不同於遼左中部的寬廣,彷似一道天然的山牆一般。

因此以地勢修建了欒谷關,易守難攻。

而如果想要繞路,就要走山路了,山脈中有條山路,可以供大軍通行,一直到永寧監城。

但是在山脈中,最寬闊的地帶,同樣也修了一個城,就是得利贏城,也就是後世的瓦房店市。

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這裡的山勢被稱為千山餘脈。

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陸地和灘塗結合的多種地貌型別。

老百姓們的口中,嘆道六山一水三分田。

而千山餘脈又屬於長白山的餘脈,可見其厲害。

後世修建了山路,鐵道,高速,高鐵,可以乘坐四通八達,這個時期可是難行。

不管是欒谷關,還是得利贏城,可以繞過它,不過需要大軍費時費力,多花十幾倍時間的翻山越嶺。

不顧山中危險,同時放棄輜重大炮戰馬馱馬等等。

那這仗就不用打了。

因此必須打下欒谷關,打下了了欒谷關,後面還有一處扼守山谷的盤古堡。

然後就是平原上的復州。

打復州,那麼得利贏城就能威脅自己的糧道,所以不管是欒谷關,還是得利贏城。

唐清安全都想要拿下。

今時不同往日。

他要和老奴堂堂正正的決戰一把。

只要金江軍能證明,具有了和蠻族野戰的能力,那麼,他就敢放心的收回復州。

未來才大有可期。

沒有和蠻族野戰的能力,那麼所有的規劃都無濟於事,需要繼續熬下去。

熬十年二十年,熬掉蠻族失去銳勢。

而如果能證明金江軍的野戰能力,那麼奪下復州,在復州佈置重兵。

未來裡,不管蠻族何時來攻,以復州,欒谷關,得利贏城三方互為犄角,遙相呼應。

他都能聚集兵力,根據形勢針對蠻族大軍做出應對。

才不是只敢躲在山區裡打游擊,不敢去平原。

三個月前,復州全境合計一萬七千兵。

三個月後,增派了一萬援兵,也就是兩萬七千兵。

其中欒谷關增兵至五千兵,得利贏城增兵九千兵,盤古堡兩千兵,復州城一萬一千兵。

十天。

自己打下欒谷關,得利贏城只有十天的時間。

因為老奴在海州等著他。

這是沉陽傳來的訊息。

海州到復州四百餘里,大軍最快也需要十天的時間,大軍放棄輜重,急行軍也需要六日。

而沒人能想到他能十日打下欒谷關或者得利贏城,因此,這是唐清安的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