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倉的本領不弱於阿克敦。

但是金江軍左翼是有火炮的,湯平,廖榮兩部行軍而來支援,因此未帶上火炮。

他們兩部沒有,原本趙勝部的營中,卻是有大量的火炮的。

雖然火藥不多,也毫不吝嗇的,全部發洩到隆倉的陣地中。

在火炮未成熟的時代之前,士兵們靠著堅守陣地和工事,保持士氣就能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讓敵人無可奈何。

哪怕以寡擊眾,也能堅持到勝利。

但是如今戰場上的戰術正發生變化,處於日異月新的時代。

例如薩爾滸之戰中的川兵的長矛陣,就讓蠻族大軍吃夠了苦頭,傷亡率比川軍都要高。

而蠻軍調來俘獲的周軍大炮,才轟開了川軍的烏龜殼,打敗了川軍。

所以。

金江軍的炮兵們,驕傲的看著隆倉的陣地。

他們把所有的火藥都用在了隆倉的陣地中,前方隆倉的軍中,漢軍在炮彈的轟擊下最先崩潰。

他們既沒有金江軍的復仇之心,更沒有蠻兵為國而之戰之心。

以往老奴的時期,因為他們對蠻族獲勝有信心,所以戰心十足,現在隨著金江鎮的崛起一切皆空。

不光是漢軍士兵,就連漢軍的將領們,也搶著戰馬逃離。

隆倉的陣中,立刻出現了不可彌補的缺口。

火炮漸止。

金江軍戰車前進,兩側為長槍兵,斜側為刀盾兵,中間則是鳥銃兵,全軍緩緩的移動。

進入射程之中。

鳥銃兵爬上車廂,從車廂的孔中,向蠻軍陣地發射鳥銃。

蠻軍士兵們,躲在工事的後面,還有蠻族的弓箭兵,齊射金江軍,雙方你來我往。

傷亡都有,但是不多。

這麼打下去,猶如刮痧一般,誰也奈何不了誰。

“火藥沒有了,咱們有刀槍。”

湯平帶領自己的袍澤們,衝入蠻族大軍陣地的缺口,雙方絞殺在了一起。

廖榮則從左邊攻擊蠻族陣地。

趙勝負責壓陣。

金江軍計程車兵,從各處的口子殺了進來,以多打少戰果越來越多,地上蠻兵的屍體也越來越多。

蠻軍先是經歷了金江軍火炮的洗禮,然後又是鳥銃兵的射擊,如今人仰馬翻,傷亡大半。

到了這個地步,繼續堅守已經沒有意義,已經不能繼續為中軍拖延時間了。

隆倉終於帶領殘餘的千餘蠻兵,開始了突圍。

湯平沒有死堵蠻軍的突圍,但是卻猶如大網一斑,讓突圍的蠻軍們,分成了數部。

北邊的廖榮,帶領己部士兵,死死的咬住蠻軍的後方,層層刮掉蠻軍士兵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