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代善為王(第1/4頁)
章節報錯
史鼐得到唐清安的催促,心中同樣的著急,但是仍然不敢過分催促國內援軍。
國內援軍計程車兵,不能說不精銳。
毛葫蘆兵雖然剛被打敗,卻仍然保持著戰鬥力,廣西的狼兵,川兵,浙兵等等各處計程車兵。
都不能說不精銳。
但是他們缺少了一層精神。
至少現在,至少在遼東這片土地,他們缺少了士兵之魂。
和金江軍士兵唯一的不同,是這場大戰上,乃金江軍揹負遼民的復仇之戰。
未來毛葫蘆兵,是陝西各處義軍都最痛恨的敵人。
後來強大起來的不可計數的義軍,不約而同的向毛葫蘆兵所在的家鄉,發動了圍剿。
在以寡擊眾,被團團圍攻,沒有援軍的絕境中,毛葫蘆兵一樣發出了,令人震驚的絕唱。
這支威震數個世紀的地方兵,在消亡的前一刻,讓所有的敵人驚歎。
浙江兵也是如此。
薩爾滸之戰,餘部的浙江兵傷亡殆盡,以絕唱震撼了蠻族和大周朝廷。
留在沉陽的零星的浙江兵,朝廷和沉陽震驚之下,向他們做了豐厚的賞賜,並問這些浙江兵,需要什麼。
這些的浙江兵,回答他們什麼都不需要,只需要上前線,為同袍復仇。
所以。
現在的國內援軍,在不適合他們的環境中,缺少了最重要的東西。
軍魂。
唐清安不知道史鼐到底打了什麼主意,是真的無力突破蠻族的防線,還是有旁觀的想法。
一道接一道的書信,語氣一次比一次嚴厲。
史鼐終於扛不住平遼侯的威脅,督促各軍發起了又一次的進攻。
和他一樣的忠順王。
雖然帶領大周和蒙古聯軍七萬餘騎兵,卻竟然攻不破東昌堡,古城屯,東勝堡一帶蠻兵的防禦線。
浩浩蕩蕩的蒙古騎兵們,騎著蒙古馬快速來快速回。
從遠處拉弓射箭,留下眾多的箭失,也不看造成了敵軍的傷亡沒有,完成了任務後,就退回了營地。
蒙古軍不願意賣力打仗。
忠順王看在了眼裡,派了巧舌如黃的使者,去蒙古部落協商。
六萬蒙古騎士。
大周朝廷一次性支付了數十萬兩銀子,並承諾了互市。
而為何蒙古勇士們卻失約?難道這就是蒙古勇士們,引以為豪的重諾的名聲嗎?
忠順王的使者,連番說的臺吉們啞口無言。
連煖兔都感到坐蠟,不知如何回應忠順王的使者。
乘勝追擊。
忠順王的使者,渾身的信心,覺得自己一樣能說服蒙古臺吉們改變主意。
金江鎮的賈鑑,如今名聲之盛,已經傳到了京城。
此人一言可抵十萬兵。
連聖人都親自誇獎了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