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遼侯此人,向來不可以常理推論。

忠順王冷著臉。

劉英,趙雍等作為下屬,在一旁陪著笑臉,心裡越發的感嘆,忠順王越來越不好伺候了。

他們這等武夫,最怕的不是官員。

官員表面再嚴厲,最終還是由他們武夫來帶領軍隊,文官也不過是指揮他們罷了,難道還能越過他們,親自去指揮士兵不成。

但是勳貴不同。

勳貴本來也屬於武夫,更何況忠順王身為一個王爵,更是勳貴中的勳貴。

所以在遼西,忠順王駐守的時間越久,把眾武夫壓的越死。

遼人守遼土。

給了遼東將門成為軍閥的土壤,但是忠順王的作用,就是打破了他們的夢想。

“拈花希望和我們聯軍,共同與金江鎮作戰。”

聽到忠順王的話,在場的眾人紛紛低下頭,在此事上面,沒有人願意出聲。

生怕多說一句,最後沾染上責任。

同金江鎮作戰。

拈花瘋了。

沒瘋也是活夠了。

沒有人願意陪拈花做出瘋狂的舉動。

同樣的十萬之數量的軍隊,有的軍隊可以用來定鼎天下,有的軍隊還不夠騎兵一次衝殺。

金江軍是哪一種?

在場人的人明顯認為是前者。

把眾將的神色收為眼底,忠順王暗自嘆了口氣,心中對遼東的局勢,只感到灰心。

如果忠順王是個行事激烈的人,他可能會答應拈花的想法。

可是他不是。

能在太上皇手底下,幫助侄兒皇帝穩固地位的王爺,絕對不是外表所表露出的狂妄的人。

猶如當初他用一個戲子,外人只看到他對賈府的咄咄逼人,只有明眼人才曉得。

忠順王輕而易舉破了賈府一層門面,砍掉了賈府的一截旗幟。

類似的舉動,忠順王謀劃了很多。

反而如果硬碰硬,他早就在太上皇的大勢下失敗。

“喀爾喀各部願意幫助拈花,他們都同意出兵嗎?”

總兵劉英試探的問道。

趙雍等人聞言連連點頭,根據眾人所知,喀爾喀草原的反應倒是奇怪,竟然沒有人願意幫助拈花,反倒是勸戒拈花的有不少。

如此風聲,越發證明金江鎮如今的影響力有多麼的巨大,也可以看出金江軍的實力之強。

不戰而屈人之兵。

也變相的說明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也。

“拈花在草原上幾十年,他的威望無良,只要他表明態度,相信很多人還是會追隨他的。”

圖門出面為忠順王解圍說道。邊說,邊示意看了眼嶽託和碩託兩兄弟。

隨著蠻族的被消滅,嶽託和碩託兩兄弟,在遼西的地位也越來越尷尬。

目前忠順王作為兩兄弟的依靠,兩人是萬萬不敢得罪忠順王的,只能硬著頭皮說話。

“拈花本部實力就不弱,加上其餘諸部,說不定兵力還會超過金江鎮。如果我們遼西軍幫助拈花,說不定就是打敗金江軍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