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李適的失敗(第1/4頁)
章節報錯
金州忙成了一鍋粥,各個大老陸續親自前往鎮江。
關於朝鮮戰亂的訊息,在金州終於傳的沸沸揚揚,很多人都知道了。
“難怪好端端的,外面忙成了一團。”
周氏恍然道,擔憂的看向夫人。
令人奇怪的是,本應該心急如焚的秦可卿,安靜的坐在榻上,在等一個人。
十年的夫妻。
秦可卿認為,她的夫君是天下最溫柔的男人,所以她應該是最幸福的。
只是夫君有一條底線。
公事和大義。
對待家庭,公事不如家人重要,但是大義之下,何事都不能阻撓。
朝鮮的事情是公事還是大事,秦可卿無法判斷。
但是夫君眼睜睜的看著兒子,陷入危險的形勢而無動於衷,她心中有了判斷。
所以她沒有打擾夫君,但是她在等,等將軍給他一個說法……給她一個保證。
唐清安終於回家了,先去了晴雯處。
如往常的吃了飯,換洗了衣服,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晴雯在一旁伺候。
欲言又止。
“可卿最近怎麼樣?”
晴雯連忙說道:“秦夫人一直呆在屋中,茶飯不思,誰也勸不了。”
見老爺沒有說話,晴雯忍不住問了。
“朝鮮的事情是真的嗎?聽外面傳進來的說法,漢城可能都保不住?”
李適積蓄了多少年,有地方大部分的勳臣支援,勢不可擋。
唐清安深知。
此人是一定能攻破漢城的。
因為金江軍沒有渡海守衛漢城的作戰計劃,而是放任漢城被其攻破。
沒有金江軍的援助,李倧守不住漢城。
雖然老爺沒有答覆,晴雯已經得到了答桉,再也按捺不住,心急如焚。
“可是小乾還在漢城呀,要是漢城被破,兵荒馬亂之下,有個好歹怎麼辦?”
唐清安還是無言。
破城之後,漢王宮必定是最激烈的戰場,因為李倧不是庸人。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
李倧會提前逃離漢城,順利的往南而逃,成功的逃脫了叛軍的追捕。
太多太多的變數,唐清安也不敢保證,長子在這等形勢下,能否平安。
刀槍無眼。
有人提出讓李倧交出長公子,護送長公子坐船離開漢城。
唐清安不認為李倧會放手自己的兒子,換做自己是李倧也不會。
是逼迫金江鎮出軍支援他,僅有的籌碼。
李倧未來仍然是朝鮮的國主,目前的形勢,又無法逼其放手,那就沒必要,做出會讓雙方之間,產生無法彌補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