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不急,根據劉興祚對赫圖阿拉城的推論,他認為不應該操之過急。

但是將軍不同意。

要求他儘快和赫圖阿拉城談好條件,所以陶傑只能特事特辦,又來了赫圖阿拉城。

但是比起上回,他的態度更加強硬。

“將軍仁德,願意給赫圖阿拉城生路,只要歸順金州,就可保留主力。

其餘部族,由金江鎮官員管理,如果答應,那麼金州將提供物資,接濟赫圖阿拉城的百姓。”

要麼接受他的要求,要麼他就離開,雙方之間,不再有餘地。

上一回是投降,此次是歸順。

意義不同。

豪格願意和陶傑繼續商談,關於其中的細節。

“為何就不能互不干擾呢?我可以發誓,永遠不會再侵擾遼東。”

聽到豪格的話,陶傑笑了。

“請問赫圖阿拉城,無法和大周商貿的情況下,如何養活二十萬人口?或者寧願看著百姓們餓死嗎?”

赫圖阿拉城去年支援了多爾袞不少的糧資,誰也沒有想到會遇到特大雪災。

壓垮了許多新搭建的屋棚,凍死了很多的牲畜。

好不容易熬了過去,結果又水災連連,不少的田畝被淹沒,無法獲得收穫。

鐵,鍋,鹽,布,茶,糧。

各類的物資,都需要和大周貿易獲取。

赫圖阿拉城一地,已經無力維繫統治,已經有不少飢餓的人逃離了。

如果和金江鎮談判破裂,還需要整兵備戰,更是雪上加霜。

“平遼侯的博愛之名,人盡皆知,雖然以前和平遼侯交戰,但是我們敗的服氣,心裡沒有怨言。”

豪格成熟了,不再是當年那個虛榮的小將。

真的沒有怨言嗎。

陶傑不置可否,平靜的等著豪格的要求。

不少人支援歸降金江鎮,金江鎮沒有肆意屠戮蠻人,年餘的做派,被人們看在眼底。

也有人不願意歸降,擔憂被清算。

總體上。

願意歸降的人居多,總體的形勢,赫圖阿拉城也無力抗衡金江鎮。

“平遼和如何保障我們部族的安危?”

豪格誠懇的問道。

見到豪格鬆口,陶傑認真回覆。

“赫圖阿拉城保留兩黃旗旗口,其餘部族由金江鎮官員治理,施行興修水利,開墾田畝之策。

只要遵守金江鎮的法律,那麼金江軍就不踏入赫圖阿拉城境內。

赫圖阿拉城,只保留兩旗旗兵,不得私自擴軍,會有金江鎮的官員監督。

同時。

其餘部族的丁口,由金江鎮成立新合軍,向我們提供一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