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付出的代價(第1/4頁)
章節報錯
自從金江軍入城後,金忠善就去了軍營,呆在了他的軍隊中。
有時候。
作為一名局外人,能更加看的清楚危機。
既然是入朝平叛,那麼必然進軍平安道,直取叛軍的根基,而不是到達不相干的咸鏡道。
更何況。
咸鏡道是朝鮮和大周有爭議的地區,遍觀金江鎮的平遼侯,此人行事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以常理推斷此人,必定會被其牽著鼻子走,落於他的手掌之中。
當年的漢城政變,以金忠善的局外人的眼光來看,獲得最大利益的不是朝鮮國主,更不是金瑬李貴等人。
而是遠在遼東的平遼侯。
“哈一。”
幾百名日本人,穿著奇異的鎧甲,整齊劃一的演練。
作為日本將領,主動幫助朝鮮,抵抗日本入侵的金忠善,他的軍隊中,有不少的日本人。
人數雖然不多,卻是咸鏡道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
數百名日本士兵,還有千餘朝鮮兵,在他的目光下,站在演練場上操練。
“唉。”
士兵精銳,本是高興的事情,金忠善卻眉頭緊蹙,情不自禁嘆息一聲。
“父親,為何憂心?”
金忠善的兒子,穿著精良的鎧甲,是咸鏡道有名的勇將,露出了關心的神色。
“難道因為金江軍嗎?真如父親所擔心的,入朝平叛是假,佔領咸鏡道為真?”
金忠善的兒子,至今也無法相信。
咸鏡道歸入朝鮮已經將近三百年,地方上的兩班還是百姓,或者奴隸,大多都來自於朝鮮國內。
如果不是父親告訴自己,他還不曉得,原來這片土地,兩三百年前,是屬於中原的。
“如果真的如此,那我們要和金江軍為敵嗎?”
金忠善的兒子,忍不住的問道,太多的疑問,和太多的茫然,讓他無所適從。
他們是漢高祖劉邦的子孫,是堂堂中華人。
雖然已經過了千年,但是族譜代代流傳,哪怕自己從來沒有踏上過中華的土地,但也對中華心生嚮往。
就如自己的父親。
當年幕府將軍徵集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父親離開日本前,一言不發毫無動靜。
剛抵達朝鮮,就率兵作亂,協助朝鮮抵抗日本。
正如父親所言,日本何德何能,敢入侵中國之屬國,更不可饒恕,竟對中華有企圖。
父親忍耐不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面對朝鮮衰敗,處處戰敗的大勢下,已經亡國的情況下,仍然舉兵背叛日本。
帶領願意聽從他的兩千餘日本士兵,投靠朝鮮,幫助朝鮮作戰的原因。
金忠善的兒子,迫切的看向父親,希望得到父親的解惑。
金忠善平靜的望著眼前的軍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