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柳湘蓮的定策(第1/4頁)
章節報錯
尹豆是日本中部地區,往大海凸出來的一塊半島,三面環海,只有狹長的西部與本土相連,地形易守難攻,與金州類似。
加上海邊還有不少的島嶼,其中有三個島可以當做遠征軍的後方補給點,距離近運輸方便,且更安全。
所以是第四鎮一開始就盯上的目標,逐漸成為遠征軍的大本營。
糧食,物資皆儲備在尹豆。
近一年的戰爭,幕府軍和倒幕軍雙方皆無力再戰,各自退回重新積蓄力量。
趁著良好的機會,李齊下令大軍撤回尹豆,進行整編操練。
尹豆地方的大名,被李齊以親幕府的名義殺死,獲得德川忠長的認可,也默許了遠征軍駐紮在此。
“我不管你們有多麼困難,二十萬石糧食,必須在半個月內送來,否則後果自負。”
葛世峰嚴厲的說道。
“嗨。”
經過通譯的翻譯,對面的日本家臣,忙恭敬的喊道。
態度很好,但是又立刻叫屈。
通譯在轉告葛世峰。
“他說日本國內遭災,很多地方顆粒無收,希望我們能減去一半的數量。”
通譯是周人,原來在大坂經商。
滿臉的興奮,話中稱為我們,可見其內心下意識為此自豪。
葛世峰在日本國內作戰,當然深知日本國內目前的狀況。
一年的戰爭波及全國,加上大旱,春耕秋收皆被影響,雪上加霜,今年的收成,十成還能有四成就是豐收了。
但是戰事激烈,各地的大名,徵召了眾多的足輕,根據情報,日本國內各方勢力,軍力總數高達百萬。
幕府軍有近三十萬,親藩二十萬,德川忠長有十二萬,倒幕軍十七八萬,各地大名為了自保,軍力也擴充到了二十餘萬。
在1600年,日本人口約在一千二百萬左右,並沒有什麼大增長的契機。
直到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本應該在德川家光晚年,日本開始進入人口暴漲時期。
從德川家光晚年後的百年時間裡,日本的人口增加了兩倍,超過了兩千萬。
又過了一百年,人口超過三千萬。
現在的時期,日本的人口,估計在一千四百萬左右。
一百萬青壯被抓去當兵,嚴重消耗了日本的糧食,而且又破壞了穩定的農業環境。
加上天災的影響,如果明年的日本不能戰事平息,把青壯放回去種地,那麼必定會引起全國饑荒。
其實按照正常的歷史進度,今年日本哪怕沒有發生戰爭,受到了天災,國內的百姓也陷入了糧荒。
九州國的民變,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經過戰爭十倍的放大。
不但九州國發生了民變,亂民軍數量達到了二十萬,本土不少的地方,也成群結隊的產生了流民,淪為了盜賊。
盜賊搶劫百姓,又加深了對地方的破壞。
總之。
戰事不能平息的話,日本的人口,會急劇的下滑。
葛世峰是遼東的孤兒,從蠻族鐵騎下虎口逃生,對此有清晰的認知,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們金江軍五虎,是將軍親衛營出身,常年伴隨將軍左右,作為五虎之首,葛世峰清楚的知道將軍想要的是什麼。
一個九州國,必然不會滿足將軍的胃口。
日本。
才是將軍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