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等待大勢(第1/5頁)
章節報錯
十月。
均衡各城修路造渠,風風火火。
石油產出已登上“均衡新聞報”,對普通子民而言,只是幹高興。
他們不知石油為何物,但經不住每天傍晚各城法則修士在讀報會上的熱情,逐字解釋石油工業發展後將帶來的益處。
然而,絕大多數人還是聽不懂。
但不妨礙“不明覺厲”。
跳魚作為印刷研究小組的組長,第一時間參觀了“友方單位”。
巨大的鋼鐵叢林園區前,與他一同到來的法則修士皆然震驚的瞠目結舌。
“讚美均衡,這些機械聖器,皆為吾主造物!”
“他們憑什麼能有這樣的恩寵?唯我印刷研究小組需要自建廠區,興修水車提供動力,更多還是以工匠、子民的勞力作為產出。”
羨慕嫉妒恨是一定的。
但等他們踏入石油園區,一個個就變得乖巧,甚至是侷促。
隔行如何山。
面對吾主這些寶貴的吾主造物,他們心中唯有虔誠讚頌。
“建業,你們怎麼來了?”
周愛軍熱情接待了跳魚等人,所謂“建業”正是跳魚的賜名。
跳魚愣了一下,又翻了個白眼,道:“你還是叫我跳魚吧。”
“哈哈。”周愛軍大笑著打趣,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跳魚實則尚未得賜名,但如同各城子民一樣,戶籍制度延伸,人人都需要抽籤得名。
相比起普通子民的心滿意足,法則修士作為“文化人”當然頗為傲嬌。
他們以“吾主賜名”為最高榮耀。
如牛屎的周良臣,大長老孫女的周若男等,法則修士無不盼望吾主親賜。
周愛軍與跳魚是老相識了,兩人一同師從牛屎,是最早修習“數學法則”的先驅。
以六分儀聖器的定位法,帶領各部遷徙。
數學是一切法則的基礎。
正因此,他們得重任,帶領研究小組。
眾人在辦公室落座,跳魚才收斂對這巨大園區的豔羨之情,道:“石油裂解後的副產品出來了嗎?”
“我觀法則密卷,上書一種低聚合物……”
周愛軍是專業人士。
石油園區建廠耗時三個多月,不僅僅是對機械裝置的熟悉,相關的石化基礎知識都必須掌握。
“你是說石油樹脂?”
“對。”跳魚點頭,“我們造物紙張需要一種粘合劑,雖然在紙漿製取時會得到一些粘合物,但粘性還是差了一些。”
“提高紙張韌性,只有加入樹脂作粘合劑。”
“現有的樹脂提取來自松杉木,我組織了一批工匠,前往莫諾人與米沃克人的族地山谷進行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