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遨遊天際;

從天而降;

這本就是凡俗所知之事。

可當鄭和提及他們十幾人,竟得仙緣,登臨高天之上自在遨遊,便真正地震撼了。

凡人怎可登臨高天?

那蒼穹是凡人之禁區。

他又結合鄭和描繪,不禁陷入幻想,將自己代入其中,想要身臨其境。

可即便如此,朱棣依舊無法想象,那所謂山川湖海皆在腳下;穿透雲海與烈日並駕齊驅,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鄭和還在繼續:“當重回大地,便是被稱為‘救贖之地’的所在……”

“那並非神國疆土,而是神明將要救贖的苦難之地。”

“神明麾下有一無敵之軍,成軍四萬眾,所向睥睨。”

“人人披掛盔甲,刀槍不入,以我等所見之想,便是那元祖帶蒙元鐵騎死而復生,也難是敵手,唯有被輕易撕碎破滅的結局。”

“救贖之地有多國城邦定立!”

“那是我等遠行西洋所見最大、最繁榮的異邦國度。”

“那城邦子民修建幾乎登天的高臺,用作祭祀神明,又修築比大明還要雄偉的高牆用作庇護!”

“城中商貿繁榮,是強盛之勢!”

“而各國中皆以一名為特帕尼克斯的國度為尊,其國主特左左莫克,是為谷地之主!”

故事就此展開。

大地上愚昧無知之人,信仰偽神;而吾主仁慈,降下教化卻被無視,乃至褻瀆玷汙。

均衡震怒,開始有滅世的神罰降臨。

通篇,鄭和不提虛假的繁榮,卻縈繞城邦聯盟之罪行,與貴族暴戾之政,致使人民身陷苦難而講述。

當神國之巫,施以仁慈,便有子民得到感化,臣服均衡;

而神明之怒並未消散。

神雷與烈焰,席捲城池,令高牆崩塌。

凡人之力無可抵擋。

又到終焉之戰。

“那特帕尼克斯國共有三城,其中一城規模,堪比半座應天府之大!”

朱棣聽後眼神恍忽,已能有一個參照比對,知悉那城池的龐大。

“而神罰在那城中降臨……”

“一座巨城,在一刻間化為廢墟,城牆、房屋俱皆倒塌,淪為地獄焦土!”

“唯獨王宮完好,於是她便降臨其上,落下最終的審判……”

“褻瀆真神的凡人君主,被判處永恆的湮滅,他的靈魂不得往生之門得接引。”

很多詞彙實則都是鄭和從神使口中習得的。

朱棣雖然感到陌生,卻能大概領悟其中深意……

如往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