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卿可記下了,今後你們的奏疏後面,必須綴上規劃書。

不綴的,朕一律命人撕碎,看也不不看。”朱雄英說完,喝了口茶道:“史官?把朕剛才創造的幾個詞語記在政要中。”

楊士奇,楊榮,鄭和,解縉,夏原吉,朱棡,等官員見到皇帝說的如此嚴肅,蔣瓛紛紛躬身聽訓。

“今後凡是大事,必須要立下這規劃書,立書者誰,策劃者誰,執行者是誰,輔助者是誰,督促者誰,辦事行動者誰,審驗結果者誰,用時辰多久,耗費多少銀兩,做事目的可達成,都要寫在奏疏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由朕的史官將它專門放在寢宮的地下室中收錄,叫做檔案,今後朕也會給你們立檔案。

從你們做官開始,做的事情都要記入其中,今後隨時拿出來批判,將跟隨你們一生。

貪汙受賄,作奸犯科,欺壓百姓這類,刑部處置,後代五服不可為官,為官清白廉潔者,五服子孫可加分。都記清楚了,明日擬成條文,刊登於民刊月冊上面。”

朱雄英從今日起,各部各司都要用規劃的方式進行,不能拖拖拉拉,賑個災百姓都快餓死了,還不見援助。

“比如,明日鄭和要下西洋,要先去太倉出海,這個專案就屬於大明頭號國事,這就屬於水師。

水師又屬於兵部和水師軍校,當然就屬於軍事,可是它又牽扯到財,主辦就是水師軍校主辦,戶部,工部,吏部提供輔助,司農寺協助糧食,海務衙門協助外交。

到時候船出了問題,朕只追究水師軍校,將士出問題,朕找兵部,火器出問題,朕找江南製造局。糧食浪費或者不夠,那就是司農寺和戶部。

海外那些夷人,朕就找海務衙門的道衍大師,當然,朕會先找下西洋的主辦者鄭和以及晉王,隨後在細細將責任落實。”

朱棡忍不住想問,大侄子你是不是忘了齊王和常森,他們也要跟著船隊去的。

顯然朱雄英沒有忘,這件事情他可是早就將名單擬定好了,齊王和常森就是慾望的探討者。有慾望才想四處尋覓寶藏。

“晉王叔?”朱雄英看著朱棡。

“陛下,臣在。”

“下西洋,沿途可能有海盜,也可能有不少蠻夷國,他們都有可能對船隊造成影響,還望晉王叔能夠大現帶兵的威武,能夠收服的國家,回來後任王叔挑選。”

朱棡驚喜道:“臣,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

“吏部今晚和海務衙門,將船隊需要的婆子,水手,船工…………”

朱雄英不斷的安排,史官記錄的筆下翻飛,都有些手忙腳亂,心中只覺得這怎麼感覺越來越繁瑣。

《重生之金融巨頭》

自從徵倭大軍一展神威後,禁海之策也就若有若無,官員也不在追究這件事了。

“朕以上便是為大家舉例,做規劃書,明確諸卿事務,是麻煩,但是勝在不冤枉任何一個清官,也不放過任何一個貪官。

畢竟朝廷做事,往往會扯出很多的衙門和官員,朕不想今後再有任何的事物會連累官員,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