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日後,朱雄英回到東宮。
得知朱雄英回宮後,第二日朱標便毅然決然的走向奉天殿,早朝如同往日一般,在錦衣衛的響鞭下開始進行。
此時,奉天殿上文武百官整齊的站在下面,朱雄英也站在其中,還有即將出發去東番的朱允熥。
朱標徑直登上御階,看著滿朝的文武百官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不再是平日裡說的那句卿可有事要奏,而是開口道:“朕登基以來,身體常有不適,太子有賢君之才,三年前徵倭大軍凱旋歸來,如今永樂府的銀山已經開採兩年銀礦。
而朕自登基以來,關中數年災害不止,北方之地難生莊稼,遼東之地常有馬賊掠百姓之糧。
太子孝順,這三年為孝而守,不曾踏入朝堂半步,卻心有百姓,朕見太子如此,十分高興。”
朱標稍微停頓後,對著站在下面的方孝儒和劉三吾道:“方卿,你擬道禪位詔書,朕要詔告天下,禮部儘快選好禪讓吉時,再準備新皇登基事宜。”
眾官員紛紛勸諫,朱雄英自己也是有些難過,這七年中,朱標是個很好的皇帝,實行仁政,儒家興盛,甚至還多次和周王朱橚徹夜長談,商討關於大明糧食的問題。
朱標是一位很好的守成之主,仁愛寬厚,對各地的百姓都是常召見各府知府入京,詢問需求,他都會盡量滿足。
相比於洪武朝,沒有太多的大型殺貪案,一片祥和,官員也對朱標讚不絕口。
朱標道:“太子有賢君之姿,朕授他天子之位……”
奉天殿的官員立刻炸鍋,他們紛紛議論起來,臉上皆是不可思議,甚至新晉的官員詢問朱標是不是被太子給挾持了?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太子上位後,文康朝的官員必定有一大半要下崗的,太子手下可是有很多能人。
但是他們看到太子並沒有太多的高興之意,而陛下也是十分坦然,又紛紛打消了太子篡位脅迫的念頭。
朱允熥懵了,道:“父皇,您這是何意?”
朱雄英已經歷過在陵園的驚訝,這會兒相比較,他反應看起來正常些。不然他也會以為朱標胡說,會來一句兒臣不敢授。
朱標看向眾臣,坦言道:“眾卿都別推讓了,直接勸進吧,朕希望你們君臣一心,興盛大明河山,早日實現大明盛世,百姓安居。”
劉三吾與方孝孺等人互相觀望,不敢壞了這自古以來的禪讓之禮,翰林學士楊士奇當即道:“陛下英明神武,臣等領旨。”
隨之看向朱雄英:“臣請殿下繼承大寶,登基奉天殿,盛我大明河山。”
楊士奇帶頭,楊榮積極跟上,解縉也開始勸進,“臣恭請太子殿下繼承大寶,登基奉天殿,盛大明河山!”
見到眾臣如此,朱雄英也沒有過多虛假謙讓,正了正太子袍服,行大禮接旨:“兒臣雄英,願接大寶,擇日敬於天地,造盛世之運,令天下盡歸我大明疆土。”
朱雄英這麼一表態,群臣又是齊身唱和:“臣等願追隨殿下,為大明朗朗盛世而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