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永樂府和東番島(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這是太子殿下方才送來的奏疏,請您過目,殿下說不少倭寇逃竄東番島,也需要謹慎對待。”
明初,臺灣稱為東番,商船橫渡海峽時,習慣以臺灣北部高山為辨別的方向,因為山如雞籠,也稱雞籠,福建沿海百姓又成埋怨,因為開發臺灣的過程中,不少大陸百姓葬身魚腹,或者水土不服客死他鄉,很是悽慘。
明朝萬曆年間,因為臺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臺,故稱臺灣。
對於沿海,明朝依照元舊制,保留澎湖巡檢司,隸屬晉江縣,不少人口定居東番。
但是這幾年倭寇侵略東番,從洪武元年起不少流浪武士去了臺灣,還有無業百姓,奸商流竄。
光是洪武朝,倭患侵略達四十八次之多,島民苦不堪言,而大明朝也力圖消除倭患。
如今徵倭大軍徵倭,卻不曾想許多倭人逃去東番,因為朱棣大軍要攻打倭寇主力,沒有去追。
因此朱雄英下一策略,是要安排人去東番,除了教化百姓,還要清除上面逃亡的倭患。
奉天殿內,負責事宜的鄭和將朱雄英上的奏疏遞在朱標的面前。
正在喝酒慶賀的朱標隨口道:“開啟吧。”
“是。”
隨著奏疏開啟,緩緩的擺在朱標的面前,緩緩念道:
“父皇在上,兒臣雄英,思索再三後認為徵倭大軍凱旋而歸,皇四叔燕王朱棣功不可沒,衛子狼,朱能,張玉等人該重賞。
兒臣建議將倭國之地封給四叔作為藩地,管理各府縣,作為大明的海外藩地為永樂府,統轄漢洲府,石見銀山城等地,進行開採與發掘。另有東番之地……”
朱標雖然對海外國家不感興趣,認為治理好大明府地就好,不要過於征戰天下,勞民傷財。
思路客
對於朱棣這次立功,自當要賞些什麼,便道:“太子之言,朕十分允。
皇四弟燕王棣,英勇善戰,為大明奮戰數年,張玉,朱能,衛子狼,乃大明之棟樑,朕今日,各賞金千兩,府一座’……”
一身戎馬的朱棣對於賞賜黃金什麼的倒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還是開拓新的疆土。
但是朱棣從來沒想過,自己大侄子會把倭國給他作為新的藩地,那裡可是有著銀礦山的。
最重要的是,這還是大侄子心心念念要打下的。
在朱棣看來,皇家子弟熱血揮灑萬里疆土,乃是最該做的,得到賞賜他也是很驚喜,正好老二老三年紀大了,可以帶去倭國開發土地。
這是一份大禮。
說完便道:“臣朱棣,謝陛下。謝太子殿下。”
朱標笑道:“老四,坐下吧。”
鄭和專門留意各藩王的表情,這是自家太子殿下叮囑的,雖然他並不明白為何要如此,還是按照吩咐去做。
大殿內,朱棡和朱雙等人喝酒都喝的著急,從未覺得時間這般漫長,他們要去看看自己的大侄子。
………………
“殿下?為何如此笑意?”坐在樹下縫補衣服的衛氏不解道:“可是有什麼好事情。”
朱文基跟朱文壑待在樹下的青石板寫字,他們手中拿的是自己爹給做的一種石灰筆,比毛筆還方便,兄弟兩人玩的很開心,沒有平時鬧騰。
“本宮在想,把倭國送給四叔,其他的叔叔怕是要著急了。你信不信他們今日就要來陵園看皇祖母,順便到你我這裡做客。”朱雄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