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的江南,驕陽似火,天氣更加悶熱。

在宮中休養許久,不見起色,反而身體有些炎症,幾日來咳嗽不止。

因此,在戴思恭的推薦下, 周乾帶著侍衛與內侍決定立刻前往蘇州府常熟縣。

明朝洪武二年,常熟州復降為常熟縣,隸屬蘇州府。

常熟有個年輕的少年郎,這人名叫匡愚,字希顏。幼年便跟隨自己的父親匡忠一起傳授醫學,並且從裡中名儒吳訥學經典。

後來代父親出任常熟惠民藥局的醫士, 為百姓貧窮軍民治病, 醫術醫德聞名蘇州府。

明朝永樂三年, 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時,召匡愚跟隨,至爪哇,蘇門答臘以及印度半島,途中拜訪了三佛齊,繪製島嶼圖,成《華夷勝攬》一書,共下西洋三次。

周乾在鄭和與戴思恭的安排下住在常熟的匡家,徐妙錦因為不放心,又一直與周乾近距離接觸,索性兩人一同前往,預防治療。

她認為自己照顧周乾,總是方便不會出差錯的,對比,戴思恭也比較的贊同。

常熟的匡家並不富裕,就是普普通通的殷實人家,匡忠和匡愚常把自己的俸祿來補給貧窮的軍民, 無償贈藥。

在匡家不遠處,住著幾名靠江吃飯的商人, 都是富商,祖上在故元時是有名的海商。

匡愚在常熟一帶很有名,因此這些富商常常來往,禁海後,便多在長江上做生意。

周乾上次推行商稅時,常熟這幾家海商特別的識時務,而且全力支援朝廷的商稅,就連攤丁入畝也是支持者。

因為他們幾家的識時務,國稅寺專門給他們幾家發了積極納稅的牌子,還獎勵一筆。

聽說皇太子住在匡家休養,常熟幾家商戶特別激動,紛紛將自己家的府苑收拾整齊,留給皇太子與太子妃,以及朝廷的侍衛住。

但是周乾依舊選擇住在匡家,畢竟有些加重,連鄭和跟徐妙錦也有些類似的狀況,戴思恭也就跟匡愚緊張起來。

他們只能不斷的試藥,但又不敢隨便用藥。

常熟縣有一尚湖灣,位於常熟縣城西,緊靠虞山, 荷花成片,桃花島上的桃子鮮紅欲滴,山清水秀。

這一日,天氣不錯,周乾帶著眾人遊覽尚湖,放身心與山水之間。

他們坐的船是常熟海商世家的寬敞畫舫,戴思恭,鄭和,匡愚,徐妙錦等同乘一艘。

而幾家富商便在湖邊亭中等待。

相比於皇太子生病會感染,他們是不在乎的,他們拼了命也要抓住巴結皇室的機會,更別說是今後的新君。

畫舫十分大,裡面坐著四個絕美的女樂師坐在一旁演奏。

船艙輕輕晃動,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柳枝扶動,周乾看著尚湖風光,覺得十分舒服,毫不在意自己的病情。

大明朝能人輩出,戴思恭和匡愚更是齊齊坐鎮,他們在周乾的要求下帶著薄口罩。

說是口罩,實際是之前在鳳陽府時周乾為了給礦場工人阻擋灰塵,安排製造局挑選的特製布料做的,這次帶出來給他們幾個,這種用中藥浸泡過,可以簡單阻擋。

所以大家坐在船上,聽著古樂,賞著風景。

“十里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湧西門,這裡可是蘇州府常熟縣的一處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