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戰艦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殿下,其實對於三桅,或者四桅的戰艦,相比福船,它應該是有其他的特點,小人斗膽猜測……”
李白說起來沒完沒了,聽的周乾都要睡著了, 旁邊的上官惜雲立刻提醒李白:“李白,李白。”
說到自己喜歡的行業,每個人都能說的唾沫橫飛,根本停不下來,李白就是這樣。
見到皇太子都要睡著,李白連忙說道:“太子殿下,請恕罪。小人,小人一時激動, 情難自禁。”
周乾不僅沒有怪他, 反而表揚李白的工匠精神,認為這個李白今後是個適合進民技院的人,而且對帆船的知識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大明朝廷從來不缺類似於李白這樣的人才,缺的是環境。就像陶深和陶成道這個傢伙,他們自行研究火器一類的東西,甚至照著燧發槍的圖紙,還能多多改造出其他種類的火器。
而李白顯然就是個對船特別痴迷的人,這樣的人也是自己需要的,所以周乾毫不猶豫就記下了李白的名字。
隨後與船廠又商議,如果拿到了圖紙的情況下,關於一艘千料的戰船需要多少時間,多少工匠,多少工料,以及多少銀子,幾個月就能下水這一類。
李白大概算了算,兩千多料的大船在船匠極其多,工匠挑選, 圖紙準備齊全的情況下。
需要四五個月時間, 這個是按照其他兩千料的寶船時間來推算的,一艘需要三千多兩銀子。
周乾想想明朝後期,就覺得十分可笑,到了後期,朝廷廢除下西洋之後竟然將寶船這種好東西,改成了去琉球的封舟,用來冊封琉球王,顯示大明朝的國威。
而且每次出使,都要重新造,基本上都是長在二十多丈,寬在六七丈左右的樣子。
周乾覺得,好剛不用在刀刃上。
隨後李白又表示,造船可以用緬甸和暹羅的橡木或者柚木,這些木材多產自那裡。
當然,造船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秀中尋找優秀的,然後根據木材的不同以及功能特點, 用在船舶上。
常用於造船的有松木,杉木,柏木等, 桐油,石灰艙縫,可以防止漏水導致船艙沉沒。
但最好的應該是橡木和柚木。
因為柚木幾乎是為了船而誕生出來的木材,柚木比較緊密,比水比重輕。
風吹日曬淋幹變溼後,在較大的情況下不翹不裂,耐火,耐水,都是比較強的,還能抵抗白蟻,以及海蟲和海水的腐蝕,乾燥效能良好,膠粘,油漆都是十分好的。
而且做戰艦,橡木與柚木都是木屑特別少的,這樣對之後都是十分好的一處。
對於柚木做的戰艦,能使用四五十年,基本和鋼材的戰艦壽命不相上下。
李白提到材料時,周乾道:“那就讓暹羅進貢,還有那個緬甸,這幾年太張狂了些,需要好好的收拾,它們可是大明固有的國土。
緬甸和暹羅的橡木柚木,說到底還不是大明的。”
朱元璋派沐英鎮守雲南,後來在雲南以外設六個宣慰司,其中緬甸,孟養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宣慰司以及寮國等地……
洪武年間,西南的版圖還是很可觀的,明朝版圖最盛的時候,幾乎包括了緬甸的全境。
對於這個,周乾早就想好了,等鄭和下西洋後,自己在巡查江北製造局以及北平府,太原府的漢明軍校,朱棣開始打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