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聽罷,心裡一顫,他提著道袍豁然而起,指著朱允熞送來的火盆慢悠悠道:“確實有些不同,味道也小,我們倒是可以試試,替我們多謝太孫。”

朱允熞搖搖頭:“大哥信中說了這件事,先生們不用感謝,若是你們覺得好用,可以推薦給其他人用。”

說起來,這幾年冬天一年比一年要冷,木炭也賣的越來越貴,而且許多人燒製木炭實在是不容易。

燒製許久,人力成本,物力成本都要耗費很多。

天氣冷,木炭商想要賣高價也正常。

而且太孫讓四殿下給他們送來的炭似乎比之前的煤味道淡,屋子的窗戶和房梁走透風,味道幾乎不在屋子留存。

這時,有個官員披著厚厚的雪花進來,夏原吉心頭一震,隨即看了眼燒紅的碳火,若有所思。

木炭貴,而太孫在太平府和鳳陽府開採的煤場,似乎是這種取暖材料的來源吧。

劉三吾跟道衍都想起來,這種煤是不是太孫在中都一帶搞的。

對於這群經常動腦子的人, 想清楚煤礦來源,並不費腦啊。

“這無煙煤多少錢一斤?”夏原吉是個理財寶寶, 最先關注的就是煤炭多少錢一斤。

朱允熞搖頭道:“京城的木炭如今都要三四十文一斤, 而這無煙煤卻是價格低廉, 普通百姓都用的起。”

普通百姓都用的起!

道衍心頭一震,此時已經忍不住湊近火盆, 他想靠近那火盆,然後好好的研究一下,忍不住道:“這種東西可真是神奇。”

值班衙門裡, 這群大臣圍著火盆研究,銅爐裡的煤炭靜靜燃燒著,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道衍愣是呆呆坐著,看著煤炭燒成灰燼,他才站起來到處聞聞, 可是起身時才發現, 都已經天黑了。

而銅爐裡的煤炭竟然還頑固的在那裡燒著, 不遠處,銅盆裡的木炭已經熄滅。

道衍經過自己“親身實踐”證明, 這種煤炭燃燒很好, 畢竟他們只開著小窗戶, 人都沒事。

外面大雪紛紛, 似乎要將大明應天城給吞沒。

良久, 道衍才從衙門出來。

而他已經明白, 自己這次可沒有跟錯人啊,太孫確實是厲害。

道衍露出微笑,這個微笑只有他心領神會。

………………

次日一早。

朱允熞又帶著幾個內侍,抬著銅爐滿宮轉悠,今天他要去給朱標和朱元璋推薦碳火。

朱元璋剛下朝不久,內侍就給朱元璋通傳, 說朱允熞送碳火來了。

不過來傳口諭的內侍先是觀察了朱元璋一陣兒, 才道:“四殿下說,是太孫讓他來了。”

朱元璋這才抬起頭:“讓他進來。”

其實這些日子,朱元璋就像個空巢老人, 他是盼著自己大孫子回來在他身邊晃悠的。

可臨近年關,宮裡沒有收到鳳陽的訊息, 也不知道自己這大孫子回來不回來。

聽說是周乾送來東西, 朱元璋摘了帽子, 又活躍起來:“快, 把東西抬進來給咱看看, 咱要瞧瞧那兔崽子給咱帶了什麼東西。”

御書房裡,朱元璋看著碳火和朱允熞拉長了臉。

“聽說你昨天按照你大哥的吩咐先給劉學士他們送的。”

“正是,皇爺爺,聽說道衍師傅為了研究大哥的無煙煤,他愣是換了好幾塊用。

只要保持屋子有通風,就可以放心使用無煙煤取暖。”

朱允熞說著,就要把帶來的無煙煤給加到鐵爐裡。

“慢著,咱不加。”朱元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