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京城,平平無奇的一天。

對京城百姓平平無奇,卻是整個大明最忙碌的一天。

天下無數的奏本,都從各府縣紛紛送入這裡,送給朱元璋和朱標批閱。

父子兩偶爾也會召六部尚書前來,商議一些大事情。

朱標細細翻看奏疏,看過後,根據自己的經驗,在奏疏上面寫下自己的意見出來,再送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先看奏疏的內容,再看朱標的建議,需要修改的進行改正。

不需要修改的意見,基本按照朱標的意見走。

正因為這樣,朱標在六部尚書和翰林院學士的眼裡,就是大明第二個小皇帝,基本就是有權。

工部尚書趙淵,國稅寺夏元吉都會在這幾日清晨入宮,在御書房或者謹身殿和朱元璋商議事情。

議完事,夏原吉便跟著道衍他們回到國稅寺坐班,偶爾六部官員會跑過來一起嘮嗑,坐在衙門裡喝茶吃點心。

順道在討論下最近發生的事情。

從衙門望出去,大雪紛飛,積雪已經有一尺多厚,數年前,京城很少下這種大雪, 這天氣越來越冷,實在是讓所有人都覺得怪。

但老天的事情誰能說清, 夏原吉舉起杯喝了口茶, 定了定神才道:“也不知道為何, 自洪武二十三年以來,每到十一月初, 京城大雪便紛紛,天氣一年比一年寒冷,實在是奇怪。

春天熱的像夏天, 秋天冷的像冬天。不過前幾年戶部餘糧充足,這兩年藉著太孫的暖棚,府庫裡又多了不少的餘糧,至於災難什麼的, 倒是不用怕什麼的。”

“貧僧以為,若是年年如此,那可怎麼是好。”道衍通讀儒家, 陰陽家的經典,對五行之說也有了解,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旁的工部尚書趙淵道:“這幾年倒是沒什麼壞事發生,百姓安樂,朝廷也從未有失德之處。”

咳咳……民技院院使搖頭道:“怎麼可能有失德, 陛下,太子,太孫皆是為民之君, 絕不會有這種事。”

值事衙門就是這樣, 大家遇到事情都要一起說一說, 嘴巴里藏不住事,這種嘮嗑從古代就有。

今日劉三吾也在,搖頭道:“各位大人慎言,失德之處並沒有, 這每年都有小叛亂, 造反,都是常事。”

錢唐苦笑著搖了搖頭。

大家圍著僅有的暖爐說話。

卻在這時,門外有個探頭探腦的人望過來, 劉三吾抬了抬眼,認得是朱標的四子,朱允熞。

“四殿下?你有事麼。”

自從太孫去鳳陽府後, 宮裡除了幾個皇子, 皇孫裡就朱允熞最大。

劉三吾對朱允熞是有印象的, 這個孩子跟著太孫一起,經常形影不離。

朱允熞人畜無害的笑道:“見過劉學士,錢老,夏寺卿,最近天突然下了大雪,我大哥惦記幾位先生。

特意讓我來問候你們,我帶了煤炭過來,給大家加幾個暖爐子。”

劉三吾,趙淵,道衍,夏原吉幾人呆了下,隨即露出欣慰。

太孫是人中之龍,難得這次出外還能記住他們,隨即欣慰的摸著鬍子,哈哈大笑:“多謝太孫,添炭吧。”

太孫對他們重視,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榮耀。太孫如今雖不是皇帝,但今後必定是正統。

他們平時也跟隨太孫許久,這次享受享受也是應該的,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們沒有跟錯人。

看來太孫是個重情義的,知道誰對他好,懂得感恩,這樣的仁義之君,今後必是國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