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太孫(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漸漸黑下來,秋末的夜已經有了涼意,活總有幹完的時候,話也有說完的時候,只剩下稻草堆裡的蛐蛐聲。
看到不遠處朱允熥和朱允熞在不遠處打架,周乾清了清嗓子道:“你們兩個別鬧矛盾了,過來聽故事。”
朱允熥和朱允熞一聽,立刻停止打架,大哥講故事如何,先不說,得先捧場子才對,這些傢伙在宮裡,從小就是學的看臉色,會說話。
先恭維準沒錯,今後還得靠著大哥給衣給穿,當太孫的給地位普通的百姓和將士講故事,本身就新鮮。
翰林學士也紛紛而來,坐下聽個故事。
周乾腦海中快速閃過自己知道的故事,愛情故事太俗,三國故事,水滸故事又糟心。
吳承恩這傢伙,現在恐怕還沒出生呢,這精彩有趣的西遊,還沒影。
從小看《西遊記》長大的周乾自然不能埋沒這本好故事,現在就把吳老的故事給他們講一講。
“傳說東勝神州有個傲來國,它臨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島,島上有座花果山,山上有個洞,叫水簾洞……
眾人坐在高高的稻草堆邊,絲毫沒有大小尊卑,清冷的月光下,滿田壟的娃娃也不鬧了,都坐下來聽著皇太孫給他們講故事。
將一隻石猴歷經磨難,學得一身本事,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鎮壓,壓在五指山下幾百年。
朱允熞聽到猴子被壓在山下,眼中充滿淚水,那樣一個有情有義的猴子被重重壓在五指山下,數百年只能看滄海桑田變化。
看著山下牧牛童子從垂髫之年轉瞬間變成耄耋老人,這是石猴每年可以見到的人……
朱允熥道:“還是那個聖僧好,可他為何又要給孫悟空帶上緊箍咒,實在是氣人,孫悟空如此有本事,還要被束縛著。”
周乾笑道:“無規矩不成方圓,石猴本領雖大,但還是需要聖僧去加以引導,誰都不能逃脫規矩。”
朱允熞道:“二哥做和尚,能不能收到孫悟空這樣的徒弟,估計遇到他也收服不了,畢竟聖僧很厲害。”
故事講到一半,周乾不講,讓大家回去睡覺休息,明日還有事情。
在這樣的時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百姓生活很枯燥,大家為了省蠟燭和燈油,都會抹黑睡覺,來打發時間。
他們頭一次聽到太孫講出這麼有意思的故事都捨不得離去。
一向看重禮法規矩嗯劉三吾和翰林學士也意猶未盡,表示還想聽下去。
徐妙錦道:“竟不知,你如此會講故事。”
我抄吳老的故事,自然有趣,這一本《西遊記》豐富了多少人的童年。
周乾道:“這個故事呢,並非是本宮創造的,是本宮幼年時,聽家門口路過的說書先生講的,他姓吳。”
眾人誰肯信有個先生姓吳,他們覺得這就是太孫編的,只是太孫怕他們纏著自己,才不承認。
日子一天一天過,周乾回宮後就忘了他講西遊的故事,但那晚的新軍和劉三吾他們,卻意猶未盡,甚至口口相傳出去。
只是他們自己編下去的,始終是不和口味。
三天後,朱元璋召徐妙錦進宮。
周乾沮喪的回寢宮,朱明的皇子們是要經歷一系列教育的,包括成親這種自覺事的教育。
因為朱元璋想要讓自己的大孫子好好成家,再好好立業,將來教的子子孫孫都厲害一些,多生些孩子,今後都能好好“保衛”天子。
因此朱元璋用心的給自己大孫子撮合婚事,包括做皇太孫。
大明藩王,成年後都會擁有治理自己的藩地。
皇室教育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皇子們啟蒙教育,皇子會集中起來開始進行啟蒙教育。
治理藩地的王爺肯定不能是什麼五大三粗,不識字的粗人。朱元璋開國第一代藩王沒有來得及。但後面的教育得從孫子抓起。
當然,太子,太孫不在其中。
太子是有太子太傅來專門進行教育的,跟其他皇子不在一起混。,比如朱標這種就是專門請有名的才士來講。
等皇子年紀稍微大了,便會封王選藩地,之後派個長史過去。
朱標是因為嫡長子,朱雄英則是嫡長孫,在朱元璋眼裡,馬皇后和他的兒子孫子就是一家人。
因此,朱標的教育,朱元璋給他找了專門的人來教導,而現在,又要對皇太孫進行扳正。
想起自己老二,老三,朱元璋便是無奈的長嘆。
目前還在接受啟蒙教育的,有年幼的幾個皇子,朱?就是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