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對商人的關注(感謝麓眠的打賞。)(第1/3頁)
章節報錯
從那個吳姓富商開始和周乾討價還價的時候,朱元璋的臉上就沒有展開笑顏過。
周乾聽到吳姓富商的價格,心裡有些覺得過低,他每鬥白糖,藕粉給自己一兩銀子,還只能供給他們吳氏商行一家,這樣想來價格實在太低。
“你這是想作甚?”朱元璋奇怪,這一家全收購,到時囤積起來高價倒手賣出。
吳封海眼睛透出精明,他看周乾是個年輕人,便有些胡亂開價,豈不知自己算盤給落空了。
周乾手指在桌子敲著,屋子裡安靜下來。
“狄老頭,咱也是做生意的,上次我記著咱那藕粉一斤是三兩銀子,我還不賣,後來蘇州府崑山縣的商人給了一斤四兩,還是幾家供應的對吧。現在他這一斗才給一兩?”
“一斗一兩銀子?虧。”
大明一斤等於十六兩,一斗等於十升,十鬥為一石。
唐朝一斗約六斤,宋朝一斗約十二斤,明朝一斗約摸十八斤。
這吳封海一斗給自己一兩銀子,簡直太虧,當初給燕王府和秦王府,比這個划算多了。
可自己總不能每次都跑去北方給秦王和燕王吧。想了想,周乾覺得這次價格合適就成交。
若是隻供吳家商行一家,那就只能是最低一斤三兩,給的少了,他可以另找銷售渠道。
賣給明朝的王公伯侯,比這個商議價值多了。
畢竟大明朝,用的白糖脫色法還是故元的鴨蛋清凝聚澄清法,但是脫色並不徹底,到了清朝才更加完善。
《泉州府志》記載,元末有百姓把黃土落入糖漿,發現糖變白,隨後經過許多年的改進發明,才變得爐火純青。
但目前為止,周乾並沒有在應天府的鋪子裡買到雪白的白糖,自己的方法是最先進的,要高價也是正常。
“周乾,管事。你們兩個知道咱這白糖藕粉貴,而且也最清楚,此人太沒有誠意,咱們走。”朱元璋說著故意拉周乾走。
“成,我聽爺爺的。”周乾起身,就要離開。
吳封海眼睛轉了轉,道:“可以商量商量,生意這事情,有商議餘地。”
好不容易打聽到貨源,吳封海自然不會放過,況且已經見到白如雪的藕粉和白糖,到時候運回去,利潤便很大。
“周老闆,一斤我給三兩半吊,不能再多了。”
“可以,但是我不會只供貨給你們吳氏商行一家,若是同意,我們便可以籤個字據,每個月交一次貨。”
吳封海又琢磨,自己給每斤三兩半吊,除去工費運費成本,賣給江南的大戶人家可以得利多少,獲利多少才是他最終看重的。
“成交。”吳封海拍板。
隨後又笑道:“白糖的方子周老闆賣不賣?賣的話,我吳封海可以出五萬兩。”
朱元璋嘴抽了抽,白糖方子,藕粉工序就五萬兩,那這商人一年都要賺多少。
看到周乾沒反應,吳封海以為是他們不信,說到:“吳氏商行在江南一帶商鋪成百,不會騙你。”
周乾笑道:“方子不賣。”
吳封海看到這筆買賣溜走,有些可惜的道:“吳某不強求,我們籤,每個月準時將貨放到碼頭,吳氏有專門的船隻,會來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