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王伯輿整軍退吳兵、曹昭伯選將謀蜀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諸葛誕在揚州大力整頓吏治之後,揚州首府壽春以及下轄的廬江、九江、淮南、安豐四郡,大大小小的官吏的務公態度可謂是空前的認真。
在文欽、張緝、丁尊、王基四位郡守的配合下,一州之內,上到刺史、治中、別駕、郡守,下到郡丞、督郵、從事、縣令、縣丞、縣尉、諸曹掾吏,眾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各司其職、宵衣旰食、盡心盡力。無論是政務處理、督察考核,還是軍務守備、農事倉儲,州中一應大小事務,全部都處理的堪稱完美。
諸葛誕上任的這兩年來,揚州境內一府四郡的倉儲糧食已經可供揚州軍民三年食用,武庫之中新造的鎧甲、刀戟、弓弩也足以裝備整整兩萬的軍隊,至於新生的嬰兒,粗略估計,怕是已有萬數之多了。
如今身在邊境的封疆大吏之中,有兩位刺史的政績最是惹人注目,其中一位便是度遼將軍幽州刺史昌邑侯毌丘儉,另一位便是諸葛誕了。這兄弟二人經過了多年的砥礪,總算是成為了真正的一代名臣良將。
這一日,諸葛誕正在刺史官邸處理公務,一小吏忽來奏報,所報之事正是大將軍曹爽想要推行改制的事情。
諸葛誕聽那小吏大致彙報了情況之後,又細細的將夏侯玄所提的三大方略與朝內眾位才俊所提的具體方略閱覽了一遍,心中頓時五味雜陳、又驚又喜。
他驚的,是自古以來、歷朝歷代,變法便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自古以來的變法之臣,諸如商鞅、申不害、吳起、晁錯等人,即便推行變法有不小的成就,往往也會被阻遏變法的舊勢力所反噬扼殺。如今大魏立國不過二十來年,大將軍就想要改革,他所面臨的阻力,恐怕要比想象中的還要恐怖。
與此同時,諸葛誕的內心也感到了一陣喜悅與激動。雖然變法是一件兇險無比的事情,可是如今的大魏,的的確確應該改變一下了。被荀氏、陳氏、司馬氏等氏族安排的中正官霸佔的選舉之權,也是時候還給朝廷了。自己與夏侯玄、毌丘儉這幾個好友,這些年心心念唸的,便是憑藉自己的才能,讓這個烽火不休狼煙不止的亂世得以平定,如果大魏一旦改制成功,他們這些年輕人便可以憑藉著大魏煥然一新的國力奮力一統天下,屆時,千秋之偉業,畢其功於當代,豈不快哉!
就在諸葛誕躊躇滿志,想著自己將來如何一展抱負之際,一名傳令兵匆忙入了軍帳:
“啟稟大都督,這幾日探子探得訊息,孫吳在建業集中大軍,揚言要進犯我揚州境界!”
諸葛誕聽了這訊息,吃了一驚,頓時從幻想中醒了過來,他定了定神,沉著下令道:
“傳我將令,命文郡守、丁郡守嚴加防範,不可妄動。另外,速速傳召王郡守來官邸商議軍情!”
那傳令兵回應了一聲,立即出帳安排去了。
不多時,身在揚州的安豐太守王基便來到了諸葛誕的刺史府。
二人坐定,王基開門見山便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使君,在下以為,此番孫權並不會真的發兵犯境!”
諸葛誕聞言頗感意外,他不禁詢問道:
“不知伯輿何出此言?”
王基繼續說道:
“稟使君,先前陸議陸伯言尚在之日,孫權也曾屢次親征進犯合肥,之後孫權的女婿全琮也曾屢屢出擊廬江,朱然也曾進犯襄陽,但都未得逞,每次都落個無功而返。而今陸議等老將已死,孫權也年老,東吳偽太子也英年早逝,如今江東內部無能臣賢嗣,軍中又缺名將。孫權想要親自率兵出擊,一定會懼怕內部生亂,因此,孫權親征的可能性並不大。”
諸葛誕聞言,心中尋思了一會,覺得王基說的很有道理,他轉念一想,又開口問道:
“孫權既然不會親征,萬一派遣將領,率兵前來犯境呢?”
王基聞言,自信一笑:“如今,東吳老將都已經差不多死光了,新的年輕將軍,孫權也不敢輕易委以重任,因此,基以為,此番東吳必不敢興兵來犯,此次東吳故意放出犯我大魏的風聲,也只不過是孫權想借此安排親信掌握兵權,以攻為守、整頓廟堂而已。”
諸葛誕聽了王基的話,心中大定,與此同時,他也看出了王基身上非凡的才能,他也終於明白了當初王凌、王朗、司馬懿都爭先恐後的徵辟此人的原因。
——————
半月之後,揚州的戰報傳到了洛陽。
不出王基所料,孫權果然沒有領兵出擊。